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国家级奖成果

主要粮食作物种质资源抗旱(涝)性鉴定及其利用的研究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辽于省铁岭大豆科学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胡荣海,李荫梅,刘学义,梁成弟,周莉
  • 起  止  时  间 :
  • 获  奖  情  况 :199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该研究以主要粮食作物种质资源与部分育成品种为材料,对60 291份材料进行抗旱(涝)特性鉴定及其应用的研究。取得如下进展:
  (1)首次摸清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质资源抗旱(涝)特性的现状、地理分布和利用情况,明确了山西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抗旱基因中心。
  (2)筛选出具有突出特异抗旱(涝)性的主要粮食作物种质资源676份,这对挖掘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利用潜力和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增加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3)通过对鉴定指标的反复筛选和大量性状与抗旱性的研究,提出了小麦、谷子、高梁、大豆抗旱亲本,后代选择应用模型,且为部分育种单位采用。
  (4)建立了适合种质资源抗旱耐涝性鉴定的综合评价方法和技术,并成为我国农作物抗旱(涝)性鉴定的系统方法。
  (5)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育种单位提供了1 024份抗旱(涝)资源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主动为育种单位鉴定栽培品种1 658份;育种单位利用提供的抗旱耐涝资源配置了2 021个组合;通过抗旱(涝)鉴定后,有34个品种累计扩大推广面积84.17万公顷,按抗逆鉴定对育种贡献的5%计算,年平均纯收益448.5万元;发表25篇水平较高的学术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