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不同生态区优质棉高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文章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20-07-01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北京农业大学,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项时康,李秀章,李金玉,朱鑫泉,李文炳,刘林,唐仕芳,张冬申,范志杰
- 起 止 时 间 :
- 获 奖 情 况 :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该项目针对我国人多地少,不同生态棉区耕作改制中出现的品种不适应、土壤营养失调、栽培技术不配套引起的棉花晚熟、产量不稳、纤维品质差的问题,通过品种生态适应性筛选、土壤营养丰缺调查和多因素、多水平优化组合试验,确立和完善了不同生态区各具特色的23套栽培技术规范。研究提出泡沫酸脱绒过程中酸绒比、两次中和等关键工艺参数,制定出相应的种子质量监测方法,解决了目前国际上泡沫酸脱绒应用上尚未解决的问题。针对不同生态棉区苗期病虫害发生特点、棉田微量元素丰缺状况,应用胶体化学高分子交链聚合成膜和药肥缓释原理,创制出适合不同生态区的复合农药、微量元素和生长调节剂的多功能系列种衣剂。有效提高了棉苗素质,使我国棉籽处理步人国际先进行列。首次完成全国棉纤维生态试验,明确各生态区影响纤维品质的主要因素,为品种布局、生态育种和优质棉产销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成果在34个优质棉基地推广应用,“七五”期间累计推广331.4万公顷,直接经济效益17.56亿元,年均3.5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