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高产高抗油菜新品种中双七号(中油119)选育与应用
文章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4-09-18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安徽省种子公司,湖北省种子管理站,湖北省鄂州市农业局,贵州省铜仁农业技术推广站
- 主要完成人员:邹崇顺,李桂英,瞿桢,程勇,孔琦,吴子健,吴庆峰,陈浩东,余宏旺,胡信仁,程劲松,阮祥金,毋建国,袁广丰,朱大德
- 起 止 时 间 :1986年3月—2000年8月
- 获 奖 情 况 :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中双七号的选育利用了不同遗传背景的多亲本复合杂交,通过多代定向选择和化学品质分析相结合,多点鉴定和生产试验相结合,实现多个优良性状的重组和互补。使该品种具有高产、高抗、优质(双低)早熟、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
1991~1992年全国多点鉴定试验平均亩产144.53公斤,1992~1993年全国各地引种品比试验14个点,中双七号平均亩产152.33公斤,比中油821增产15%,中双七号品质优良,原种芥酸含量为零,硫甙含量18.2μmol/g饼,达到国际标准,优于国内攻关标准;含油量43.2%,比对照中油821高3%;抗病性强,病毒病发病率和指数均低于中油821,相对抗性指数为-0.76,达到中抗水平;菌核病发病率较中油821显著减轻,病情指数减少68.1%,相对抗性指数为-1.21,达到高抗水平,苗期的抗冻性和年后的耐低温能力显著强于中油821。中双七号主要适宜于长江流域及黄、淮南部地区两熟或三熟制栽培。
1994年以来在川、黔、渝、鄂、湘、豫、皖、苏、赣等省大面积试验、示范、推广均表现优良,适应性广,推广速度快,从已获得各地应用证明材料统计种植面积达3800万亩,据不完全统计到1999年全国已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创经济效益10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