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国家级奖成果

我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总体研究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等
  • 主要完成人员:卢良恕,刘志澄,蒋建平,梅方权,黄佩民,牛若峰,信乃诠,刘更另,李士慧
  • 起  止  时  间 :1988年1月—1991年1月
  • 获  奖  情  况 :199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本项研究根据对我国食物发展趋势的分析,全面系统地提出了食物结构调整、优化、配套的战略及相应措施,论述了发展食物生产、引导居民适度消费、改善营养状况,食物生产结构、消费结构与营养结构三者配套调整、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效益。
  在分析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以5项指标为依据,划分了食物发展阶段,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食物消费模式,重点表述了达到小康生活的食物消费与营养水平。强调指出由温饱转向小康的发展阶段是调整食物结构的难得历史机遇,要由传统粮食观念向现代食物转变。
  对1995年、2000年和2020年食物发展进行了预测与分析,对食物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变动趋势作出了基本估计,分析了总量与结构上供需不平衡的特点。
  为了实现不同时期的战略调整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路线,强化科学技术和物质投入,制定相应的技术政策;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与流通政策,为适应结构变化应利用价格机制促进食物生产发展和结构调整,逐步建立有计划、有控制、稳定而又活跃的食物市场体系;解决食物问题需要立足国内,利用国际市场作为调节手段。
  根据食物,发展战略和地区差异,论述了城市与农村以及不同地区食物发展的特点、趋势、目标与对策。对我国6个不同类型的食物区域,应制定有效的区域调节政策,同时要保持城市和乡村居民食物协调发展。
  食物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要强化人口、食物资源和环境的管理。建议成立国家食物与营养指导委员会,并设立专家委员会;建立制订我国中长期食物发展纲领,以动员各方面力量,保障食物发展战略的实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