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国家级奖成果

育成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10号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等
  • 主要完成人员:叶复初,陈玉虎,章善庆,张增勤,刘小川,陈昆荣,曹之琼,蔡洪法,孙宝龙,刘守坎,陈深广,方红明,许德信,林作平
  • 起  止  时  间 :1983年1月—1989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199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汕优10号”是以籼稻不育系珍汕97A为母本、以含有粳稻亲缘的密阳46为父本,经单株成对测交和反复提纯选育而成的杂交晚稻组合。其成熟期适中、抗逆性强、丰产性好。1990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1991年被国家科委列入全国重点推广项目。
  该组合全生育期125~130天,比汕优桂33早熟3~4天。株型较紧凑,茎秆坚实粗韧,上部叶片较挺直,后期不易早衰。分蘖力强,亩有效穗20~22万;穗型较大,每穗总粒数为120~130粒,结实率86%~90%,干粒重27~28.5g;稻米品质较好,直链淀粉含量22.7%;高抗稻瘟病、中抗稻飞虱;耐肥力强,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1986~1988年在浙江省双季杂交晚稻区试中,3年产量均居首位,平均亩产483.13kg,较对照增产10%。在大面积生产中,一般双晚稻亩产450~500kg,中稻为500~600kg,最高达650kg以上。目前作为当家组合正在浙江与南方稻区推广,年种植面积1300~1500万亩,累计推广近亿万亩。
 


穗和籽粒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