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蔬菜及制品分析方法研究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监测中心等
- 主要完成人员:李伟格,陈必芳,顾君华,王永真,杨宏福,闫惠文,李兰,顾金炎
- 起 止 时 间 :1986年8月—1990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水果、蔬菜及制品分析方法(GBl2283-12296-90)适用于新鲜水果、蔬菜及制品(包括水果、蔬菜罐头、酱、泥、果汁、蔬菜汁)中有机物分解、铜、锌、铁、锡、乙醇、苯甲酸、山梨酸、胡萝卜素、游离氨基酸、可滴定酸、矿物杂质、可溶和不溶性固形物等14项品质及卫生指标的测定。该套方法适用于原料及产品的质量控制、加工工艺、贮藏效果检验、新产品开发研制、商检及外贸出口产品的评价。
该项目的技术原理采用分光光度法、容量法(电位滴定)、柱层析离子色谱法、折射法原理分别测定14项指标,回收率均达90%以上,其平行试样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5%,达到ISO规定的误差要求,有较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简便、快速、易普及的特点。
该套方法的创造性在于选择最佳测定条件提高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①将多种果、蔬及制品系统归类,便于取样操作,延长干灰化时间,减少湿灰化硫酸用量均使有机物分解完全;②选用硝酸—过氯酸消解测锌减少提取液损失;③选择稳定的最佳显色时间测铁、铜,得到稳定结果;④研制出高回收率的带不锈钢网或定心孔分馏器的装置,保证了乙醇、山梨酸回收率达到98%以上;⑤苯甲酸测定增加了高含量(>200mg/kg-L)方法,扩大了应用范围,提高了灵敏度;⑥游离氨基酸测定增加了脱氨步骤,减少干扰。
该套方法在国内首先提出,其与产品质量、卫生标准相配套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统一了全国果、蔬及制品检验方法,在农业、轻工食品、环保、商检各部门做为仲裁方法,使检测结果科学、公正,为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可靠依据,对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企业进步有积极作用。已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企业和科研检测单位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