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木本蛋白质饲料资源银合欢毒性及脱毒利用的研究
文章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4-09-18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农牧局
- 主要完成人员:汪儆,雷祖玉,冯学勤,杨家晃,黄增法
- 起 止 时 间 :1986年1月—1996年12月
- 获 奖 情 况 :199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本项目属动物营养学及饲料科学应用基础研究范畴。
成果主要内容为以下5方面:
(1)查明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木本豆科植物银合欢系含羞草素含量高位品种。证实饲喂50%~100%银合欢日粮可引起肉牛、山羊中毒,25%银合欢日粮可引起绵羊死亡。
(2)发现广西北海市涠洲岛黄牛、山羊的瘤胃液对银合欢具有脱毒作物。 ·
(3)研制成功保存时间长、使用方便和脱毒活性高的“涠洲瘤胃液制剂”。接种该制剂后,肉牛山羊、绵羊采食各种比例的银合欢日粮可取得良好的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
(4)从“涠洲瘤胃液”中分离出3种可降解银合欢毒素的细菌,其种属经鉴定分别为牛链球菌、生孢梭菌和乳杆菌属一个种。
(5)探明毒素在涠洲瘤胃脱毒细菌作用下的降解途径为:含羞草系-3,4-DHP、2,3-DHP-口乙酸、丁酸、CO2、NH3。
本项目的特为在国内首次查明了我国解合欢对家畜的毒性,研制出简便有效的脱毒技术,并在目上首次对涠洲脱毒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阐明了毒素的降解途径。总体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1991年起在广西、广东等省、区广泛推广应用,迄今已获直接经济效益5682.72万元。
成果主要内容为以下5方面:
(1)查明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木本豆科植物银合欢系含羞草素含量高位品种。证实饲喂50%~100%银合欢日粮可引起肉牛、山羊中毒,25%银合欢日粮可引起绵羊死亡。
(2)发现广西北海市涠洲岛黄牛、山羊的瘤胃液对银合欢具有脱毒作物。 ·
(3)研制成功保存时间长、使用方便和脱毒活性高的“涠洲瘤胃液制剂”。接种该制剂后,肉牛山羊、绵羊采食各种比例的银合欢日粮可取得良好的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
(4)从“涠洲瘤胃液”中分离出3种可降解银合欢毒素的细菌,其种属经鉴定分别为牛链球菌、生孢梭菌和乳杆菌属一个种。
(5)探明毒素在涠洲瘤胃脱毒细菌作用下的降解途径为:含羞草系-3,4-DHP、2,3-DHP-口乙酸、丁酸、CO2、NH3。
本项目的特为在国内首次查明了我国解合欢对家畜的毒性,研制出简便有效的脱毒技术,并在目上首次对涠洲脱毒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阐明了毒素的降解途径。总体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1991年起在广西、广东等省、区广泛推广应用,迄今已获直接经济效益5682.7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