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国家级奖成果

中国稻种资源繁种、鉴定评价与利用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广西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黄清港,盛锦山,卢玉娥,钱泳文,孙桂芝
  • 起  止  时  间 :1986年9月—1997年1月
  • 获  奖  情  况 :199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本项成果经10年研究取得5个方面的成绩:
  1、制定栽培稻、野生稻和杂交水稻的观察项目及记栽标准,使我国稻种资源农艺性状鉴定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出版《中国稻种资源目录》8册,入目稻种71970份,居世界产稻国家之首,其中杂交水稻“三系”资源是第一次编人目录。
  2、采用科学的繁种技术,研究解决了难以繁殖的野生稻和杂交稻不育系的繁种技术。保质保量繁殖各类稻种入国家长期库64189份,解决了稻种资源长期在各地分散保存,对保护我国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具有深远的意义。
  3、查清了我国稻种资源的数量、类型和地理分布,明确籼稻数量是粳稻的两倍,表明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籼粳稻皆多的国家。揭示各类稻种在各稻区各省(市、区)的数量和分布特点,为深入开展稻种改良、生物工程和稻作理论的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4、发掘和筛选出具有不同性状的优异种质1494份,向全国200多单位提供种质63173份 (次),其中直接利用71个品种,间接利用60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71454.9万亩,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5、获得了144.5万个农艺性鉴定数据,提供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以便用户检索利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