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国家级奖成果

小麦远缘杂交中外源染色体的分子标记鉴定

【字体: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员:贾继增,翁跃进,周荣华,李立会,张辉
  • 起  止  时  间 :1991年1月—1996年2月
  • 获  奖  情  况 :199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内  容  提  要 :
   该项成果通过远缘杂交导人外源基因,对小麦品种进行改良,取得如下重要进展。
  1、培育出了小麦一新麦草、小麦一多枝赖草和小麦一顶芒山羊草异附加、代换、易位系共计32份,均为国内外首次报导。
  2.首次提出并证明了染色体原位杂交与RFLP技术相结合是全面准确地鉴定外源染色体的有效方法,并筛选出了一套(28个)可以准确鉴定外源染色体与小麦部分同源关系的RFLP探针。研究发现了不同部分同源群间的外源染色体常有重排(rearrangement)现象发生,提出了重排将影响外源基因有效转移的新见解。研究还发现了易位附加、易位-易位附加两种新的细胞遗传材料。
  3.初步命名了15个可用于鉴定外源染色体的新的生化基因位点。    
  4.在国内外最早完成了抗白粉病基因Pml2的RFLP定位、作图与标记,纠正了国外用单体分析方法定位Pml2所发生的错误。
  5.用新方法克隆到了一个多枝赖草的特异重复序列。用该重复序列不仅可鉴定多枝赖草的染色存在,而且可以区别小麦族中一年生与多年生种。   
  本研究总体上达到国际上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本项目所培育的新种质已开始用于小麦抗病、抗逆育种;建立起的分子标记及生化标记鉴定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小麦远缘杂交及分子标记育种研究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