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亚洲面条
文章来源:中国农科院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平台
作者:周素梅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1-08-30
![]() |
面条是亚洲最古老和最受青睐的面制品之一,接近一半的亚洲国家以面条为主食。面条已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食品。亚洲面条的形式多样,不仅与加工原料有关,而且受人文、气候以及区域等的影响。随着亚洲面条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其加工与生产方法也不能再局限于传统工艺,而要跟上现代食品科技与加工业的发展。本书即对亚洲面条的最新科研进展、应用工艺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与回顾。
本书共有16章,从内容上看,可以分成七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2章),中国和美国面条加工用小麦的育种;第二部分(包括第3~4章),日本和台湾地区面条专用小麦制粉与面粉品质分析;第三部分(包括第5~7章),面条加工工艺、配方(调味料)及包装;第四部分(包括第8~10章),亚洲面条的实验室制作方法与评价技术(感官与仪器手段);第五部分(包括第11~13章),小麦原料组分(蛋白质、淀粉、多酚氧化酶)对面条品质(感官、色泽、质构等)的影响;第六部分(包括第14~16章),面条加工厂的设计、管理以及品质保证;第七部分即第16章,以大米和淀粉为原料的米粉、米线、粉丝类产品的生产与研究状况。
本书作者侯国泉,美籍华人,美国小麦市场中心技术主任、亚洲食品研究专家,从事以小麦为原料的亚洲食品研究近20年,对以面条、馒头等为代表的亚洲食品颇有研究。另外,本书还汇集了世界范围内小麦育种,加工以及生产领域的专家,共同提供了书中涉及内容的最新研究进展。本书可作为小麦、面制品以及面条研究、生产研发及高等学校食品专业教学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