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科这十年

【农科这十年】 建机制 强支撑 促融合 谱写成果转化事业新篇章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0-17

  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指示精神,围绕科技支撑粮食安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之大者”,树立“三创”协同工作理念,构建完善成果转化体系,加强转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转化能力,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全院成果转化事业取得新发展。十年来,累计开展20个产业的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在全国建立示范基地138个,平均每年集成先进实用技术320余项;推进“三区三州”89个深度贫困县科技帮扶,打造了11个乡村振兴示范县;先后与12个省、40个地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搭建了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等院级转移服务平台,与中农发、大北农等大型涉农企业建立广泛合作。全院获得授权专利15679件,其中中国专利银奖2项、优秀奖60项。全院80%以上研究所建立了转化专职管理部门,打造了一支200人左右的常态化科技服务专家队伍。“科技服务稳产保供项目”受到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高度评价,获评2021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和单位举办的“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建机制:成果转化工作体系成功构建

 

  成果转化体系加速建设。逐步健全“一体两翼六抓手”工作体系,建立并完善园区基地(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推广、产业发展、知识产权等管理部门服务功能与联动机制,推动研究所设立成果转化管理部门,建成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及分中心为支撑的全国综合性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健全。院层面出台《中国农业科学院鼓励科研人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办法》等10多项成果转化制度,指导全院制(修)订配套制度近百项,积极落实国家成果转化法,明确成果转化收入分配自主权,不断增加成果转化评价指标权重,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转化热情,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印发《中国农业科学院“十四五”成果转化规划》,为全院有效技术成果供给、中试集成平台搭建、科企科产融合发展、所办企业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知识产权管理转化等提供有效指引。

  转化人才队伍日益完善。院成果转化队伍实现从“0”到“1”的突破,目前全院拥有专、兼职成果转化工作人员近千人;推动院所“转化英才”评审与培育,为全院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人才储备和支撑;形成一支常态化、全天候专家服务队伍,有效支撑国家粮食稳产保供。

  成果转化收入大幅提升。加大力度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明确成果转化现金收入认定标准,实施成果转化奖励制度,针对研究所转化任务完成进行奖励激励,成果转化收入实现三年持续增长,2021年全院成果转化收入达13.03亿元。

  

  强支撑:服务“国之大者”有力有效

 

  脱贫攻坚效果显著。十年来,聚焦农业农村部5个定点扶贫县、院4个科技扶贫示范县、“三区三州”89个深度贫困县科技帮扶,成立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全院累计出台《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扶贫行动实施方案》等制度40余项,形成“集团帮扶、驻村帮扶、支部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4种典型科技帮扶模式;先后选派700余名专家,制定规划、开展咨询3136次,组织科技培训3043次,实施各类项目568个,涉及经费45710万元,建设示范基地1142个,帮扶各类生产经营主体5000多个,辐射带动贫困户9.7万个;累计3人次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相关奖项,持续强化激励引导,弘扬新时代农科精神。蔬菜花卉所金黎平研究员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资源区划所张金霞研究员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蔬菜花卉所马铃薯产业技术扶贫团队荣获2021年度“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乡村振兴示范初具规模。通过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平均每年集成先进实用技术320余项,构建适合不同区域生态条件的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技术模式260余套,形成充足技术储备;形成科技支撑乡村振兴“3+N”工作机制,打造东海、婺源等11个乡村振兴示范县,推动寿光市、婺源县获评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持续为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县、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乡村产业发展送技术、出主意、做示范,通过打造“田间课堂”科技助农新模式,培训农技人员、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农民等8万余人,有效支撑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稳产保供支撑有力。先后组织专家380余人,深入11个省320个粮食生产大县,开展抗灾夺丰收、“三秋”抢收抢种、蔬菜应急保供、保夏粮丰收等科技支撑专项行动。开展线上线下科技培训活动1300余次,辐射带动各级农技推广人员、种粮大户、普通农户27600多人次,捐助种子、生物菌肥、农药、图书资料等物资与现金总值逾213万元。在全国各主要产区和不同生态区建立试验示范基地138个,累计推广示范面积930万亩,辐射带动2300万亩,示范畜禽9800万头(只),有效支撑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效机制初步形成。持续推进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梳理形成覆盖粮棉油、肉蛋奶、茶果蔬全产业链的产业技术体系,推动创新团队从生产中凝练科研选题30个,小麦、水稻、油菜等5个领域立项攻关,围绕生产全链条,打造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常态化、全天候科技服务稳产保供专家队伍,2022年评选全院夺夏粮丰收先进个人22名。

  

  

  “四个100”先进典型推选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获奖证书

 

  

  吴孔明院长在江苏调研“夺夏粮丰收专项行动”

  

  促融合:院地院企合作成效显著

 

  援疆援藏不断升级。在南北疆培育推广“中棉113”“中棉96A”等棉花新品种1000万亩。研发“宽早优”植棉模式,棉花采净率由85%左右提高到95%以上。示范推广“中蟠桃”“中油蟠”等果树瓜类新品种90余个,辐射带动昌吉州西瓜种植13万亩。定期召开全国农业科技援藏会议,推动全国各地援藏单位与西藏深入对接,探索建立农业科技援藏工作机制,为西藏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指导编制《西藏边境县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组建农业技术服务团,科技支撑西藏八大重点产业;牵头成立高原农业科技联合创新中心,开展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强化人才培养和科研平台共享;共建农产品加工西藏研究所,助力西藏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从0.18 : 1提高到0.22 : 1;全面推动林果产业发展,设施甜樱桃在拉萨试种成功,开启西藏自供高端果品新局面;引进“中蟠桃11号”“中农金辉”等桃新品种1990株,真正实现珠峰脚下现采现食新鲜桃。

  

  

  新疆莎车县科技扶贫示范田开展棉花测产

  

  院地合作不断深入。先后与河南、河北、重庆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杭州、呼和浩特、佛山等40个地级市建立战略咨询、协同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了一批以宁陵模式、安康模式、桦川模式等为代表的典型模式,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新型研发机构模式,推动以内蒙古北方农牧业创新中心、中原农业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重大区域创新中心布局,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科研人才和科技成果在主产区集聚。

  

  

  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河南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知识产权转化率不断提高。十年来,知识产权转化收入占成果转化总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加。2015年院层面增设知识产权管理处,强化知识产权服务职能;先后印发《中国农业科学院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等文件,编制《中国农业科学院知识产权分析报告》,组织知识产权巡回培训30余场,翻译出版国内首部农业知识产权工具书,推动研究所开展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开展全院动植物品种类科技成果命名与登记,组织院级知识产权转化奖评选表彰,有效加强全院知识产权管理与指导。

  科企融合不断发展。推进实施《中国农业科学院科企融合发展工作方案》,谋划成立科企融合发展联合体,加强与企业、金融机构、协会学会合作;强化与中农发、大北农等大型涉农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十四五”期间协议经费16.3亿元。经过10年发展,全院各单位与400余家企业紧密合作,2018—2021年累计合作经费36亿元,其中超20%的企业与研究所共建创新平台;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院科企合作收入已占成果转化总收入的73%,基本形成了“企业出资 专家答卷”的科企合作模式。

  

  

  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海石油炼化有限公司科企融合发展战略合作签约

  

  企业能力不断增强。出台《中国农业科学院关于推进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等制度,完善院所对外投资审核审批程序,对所办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发展提出了系统性指导意见,按要求完成了院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工作。截至目前,全院和院属各单位共投资设立一级所办企业97家,其中存续经营的企业87家,2021年年底所办企业资产总额约46亿元。

  全国中心专业服务优势更加显著。2015—2017年中国农科院筹建了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技术转移中心,先后被评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等,陆续在新疆昌吉、四川成都等地设立了11个分中心,逐步搭建起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平台体系,提供专业化的政策咨询、价值评估、成果信息发布等服务。中心成功策划举办了首届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在全国组织了50余场专业性成果展示推介活动,覆盖59个单位,推介了3696项技术成果,促成了多项成果转化交易,合同金额近10亿元,为各地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