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产业专家团» 专家建议

再生稻头季大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3-05-16    

近期,水稻产业专家团组织华中农业大学等再生稻专家团队赴我国南方再生稻相关省份开展调研。为有效提高再生稻头季稻的产量水平,同时为下季稻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专家们认为当前头季稻大田管理重点是合理施用分蘖肥,促进头季又早又快分蘖和形成壮蘖,为中后期足穗、大穗形成提供保障;中后期注意适时晒田,科学追施穗肥,综合防治病虫害;成熟后抢晴天收割,根据收获时间确定留桩高度。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一、科学施肥技术

1.分蘖肥:在插秧后7-10天施用。中等肥力稻田每亩追施尿素7.5公斤左右,土壤肥力水平较低、水稻植株叶色偏黄的田块可以适当增加尿素用量。如果移栽前没有封闭除草的田块,应当根据大田杂草种类,选择当地推荐的移栽田除草剂(如30%苄嘧·丁草胺等)与尿素混匀后撒施控制稻田杂草。注意施肥宜在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施肥后不排水,直至自然落干。在追肥中混合拌施除草剂,应注意保留水层3-4天。

2.穗肥:在晒田复水后,头季稻大多进入幼穗分化期,施用穗肥有助于协调中后期植株营养状况和促进大穗形成。中等肥力稻田每亩追施尿素7.5公斤、氯化钾5公斤左右,土壤肥力水平较低、水稻群体茎蘖数不足、植株叶色偏黄的田块可以适当增加尿素用量,群体茎蘖数偏多、叶色较深而披垂的田块减少尿素用量或仅施用钾肥。

3.促芽肥:在头季稻收获前10-15天,追施促芽肥,提高头季茎秆休眠芽活性,有利于头季收割后快速萌发生长。施肥时,田间灌一次水,每亩追尿素5-7.5公斤,有条件的农户可以采用无人机撒施。

二、科学管水技术

1.分蘖期:再生稻头季移栽后,保持2-3厘米左右水层促进秧苗返青和分蘖。如遇低温寒潮,应提前灌深水护苗,寒潮过后及时排水露田,随后保持2-3厘米左右水层促进水稻分蘖。

2.晒田:中等肥力稻田,当大田分蘖的茎蘖总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5%-90%时开始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质地粘重、地下水位高的田块晒田至土壤发白并呈现明显龟裂纹后复水,质地较轻的沙壤田轻晒田。

3.幼穗分化和孕穗期:晒田复水后头季稻大多进入幼穗分化期和孕穗期,这一阶段注意保持田间有水孕穗,如遭遇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高于33℃,应当灌深水降温。

4.抽穗灌浆期:抽穗开花期保持2-3厘米水层,进入灌浆期采用干湿交替;如遭遇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高于33℃,应当灌深水降温。在头季收割前7天彻底断水干田,提高稻田土壤硬实度,以减少头季机械收割时履带碾压毁蔸。

三、病虫害防控技术

1.虫害防控:再生稻头季应重点防治好稻蓟马、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根据当地植保部门调查的虫情指数和参考用药进行防治。

2.纹枯病防治:纹枯病不仅影响头季产量,还影响再生芽的活力和萌发,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在头季稻晒田后复水、孕穗期各施药1次。通过晒田和有效防控纹枯病,有利于增强头季稻的抗倒伏能力。可采用肟菌·戊唑醇、噻呋酰胺+三环唑、井冈霉素+三环唑或井冈·蜡芽菌等防治。

3.稻瘟病防治:由于部分再生稻品种稻瘟病抗性中抗或感病,可以在孕穗期、齐穗期各施药1次进行防控。可采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稻瘟灵乳油、50%甲基硫菌灵、50%稻瘟肽或40%克瘟散等进行预防。

四、头季适时收割和合理留桩技术

1.适期收割:当头季稻达到九成熟时可以晴天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

2.留桩高度:收割时根据收获时间确定适宜的留桩高度。头季稻在立秋之前收割的稻田,留桩高度可以适当降低,保留35厘米左右;收获时间在8月15日以后的稻田,宜保留高留桩(45厘米左右),以利于促进再生季提早抽穗,减轻遭遇寒露风的风险;介于立秋和8月15日之间的稻田,留桩高度40厘米左右。机械收割时,注意尽量减少满仓重压,尽量减少碾压。有条件的建议选择低碾压率的收割机。

                                    (中国农科院水稻产业专家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