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产业专家团» 专家建议

预防冬小麦冬前旺长管理建议

发布时间:2023-11-13    

当前全国冬小麦播种进度近七成。西北、华北冬麦区播种接近尾声,黄淮海冬麦区正在大面积播种,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冬麦区播种陆续开始。受厄尔尼诺影响,自10月7日以来,截止10月底,冬小麦种植区气温普遍比历史同期偏高1-4℃,北方冬麦区大部地区土壤墒情适宜,墒情总体好于去年同期。但河北、山西、安徽等冬麦区,10月降水不足10 mm,部分地区表层土壤墒情缺墒范围扩大,其中,河北中部、山西中部等表层土壤缺墒不利于冬小麦播种出苗。由于气温偏高,墒情适宜,冬麦区局部小麦出现旺长现象。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生产实际,各地要强化实施镇压等冬前管理技术,培育冬前壮苗,保苗安全越冬,夯实明年小麦丰收基础。

一、造成冬前旺长原因

(一)播种过早。播种过早,生长时间加长,造成冬前积温过高,形成旺苗。一般表现为叶片狭长、垂披,分蘖不足,主茎和大蘖幼穗分化在越冬前可能进入二棱期。

(二)气温偏高。同样造成冬前积温过高,形成冬前旺苗。主要表现为植株分蘖过多,株高偏高,生育进程加快,越冬前可能进入二棱期。

(三)播量过大。播种量过大造成冬前群体过大,形成旺苗。田间表现一般为生长拥挤,个体发育差,分蘖很少。

(四)肥水过量。尤其是氮肥用量过多,浇水过早,也会引致冬前旺长。一般表现为分蘖多,叶片宽大,田间郁蔽严重。

(五)品种原因。品种选用不当形成的旺苗。一些春性及弱冬性品种播种过早,也会导致冬前旺长。这类旺苗冬季易受冻。

二、主要应对措施

(一)镇压化控防旺长。部分播期偏早、播量偏大的麦田,受冬前气温持续偏高的影响,造成生育进程提前,容易形成旺苗,增加冻害风险。一是机械镇压。对有旺长趋势麦田,及时组织机械重压,控地上分蘖、促地下长根、保稳健生长。坚持“压干不压湿、压软不压硬、压轻不压重”的原则,选择10时至17时,在粘壤土相对含水量小于70%、砂壤土小于65%条件下,选用光滑增压器适时镇压;具体的镇压器选择与应用,各地因苗因地因墒开展。对土壤过湿地块,不宜进行镇压,对晚播弱苗要轻压,避免出现机械损伤。二是及时化控。对群体偏大、有旺长趋势麦田,可在冬前分蘖期(4至5叶期)叶面喷施多效唑、烯效唑等化控调节剂,抑制地上部分生长;喷施要均匀适量,避免重复喷施,在日均温度8以上进行。对群体偏大、叶片过长但个体瘦弱的假旺苗,以及有缺肥症状的麦田,不宜化控,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生长调节剂,促根健苗、增强抗性。三是适时划锄。对苗龄过大、群体过旺的麦田,可采用中耕划锄,在小麦行间深锄5-7厘米,切断部分根系,控制养分吸收和地上部分生长,减少分蘖,培育壮苗。

(二)控制肥水保越冬。对于已出苗、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根据土壤墒情和苗情长势,控制肥水管理,冬前只需浇好越冬水,不再施肥,控旺保苗越冬。对冬前土壤墒情较好的旺苗麦田,可适当推迟冬灌或不冬灌。对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的麦田,在土壤封冻前、日均温降至3左右开始浇越冬水,到夜冻昼消时结束。对于尚未播种的麦田,要适墒足肥播种,为培育壮苗奠定基础。对于稻茬麦,要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随时关注天气,保证三沟配套畅通,预防渍害和冻害。对于秸秆还田土壤虚、缺墒缺肥的弱苗田,要及时浇水施肥,促进麦苗健壮生长。

(三)适时化除防病虫。秋播后气温整体偏高,利于病虫草害的发生,应加强监测防控力度。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分类治理的植保策略,做好拌种及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控。对于已出苗的麦田,根据草相,选择合适除草剂,在小麦4-5叶期间,杂草尚小时,尽早防除;播种后未出苗或尚未播种的麦田,尽量做好播后药剂封闭。除草按照360+10的原则进行,即关注天气预报,喷药前后3天内无强降温,日均气温6以上,最低温不低于0,化除时气温高于10,预防出现冻药害。施药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严防人畜中毒。

三、未来气候变化趋势预测

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减灾司联合会商情况,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处于厄尔尼诺状态,预计冬季将形成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受其影响,11月份冬麦区气温仍偏高,北方冬麦区降水接近常年,虽然有利于冬小麦播种出苗,但将导致部分冬小麦旺长趋势更加明显;冬季北方冬小麦越冬期可能推迟、旺长加剧,冬前抗寒锻炼不足,遭受冻害风险大。

 

(中国农科院小麦产业专家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