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分享到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助力实现大面积单季吨半粮

发布时间:2024-09-30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字体 小 中 大

9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在伊犁州组织百万亩吨粮田建设测产验收,伊犁州120万亩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区平均产量1164.7公斤;千亩平均产量突破1500公斤;万亩平均产量达到1392.7公斤,增产7.08%;十万亩规模片区平均产量突破1358.0公斤,增产21.53%。玉米大面积生产实现单季吨半粮。

替换.jpg

2023年新疆伊犁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签订“科技包州”协议以来,自治州全面推广作科所李少昆研究员团队研发的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该技术以增密种植为增产核心,运用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条件,在玉米生长的全过程按需分次、局部定向供给水肥。通过综合施策,种植密度提升15.4%,单产提升20.2%,有效解决了玉米密植出现的“倒伏、空秆、早衰、抗性减弱”等突出问题,为我国高产优势区规模化生产和玉米单产提升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高产之路。该技术先后被遴选为全国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和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并于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确立为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核心增产技术。截止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实施超4500万亩。(通讯员:田浩园)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优势近缘种为油菜抗性改良提供新路径
    2025-11-13
  • 茶树介导的植食性昆虫互作机理解析
    2025-11-13
  • 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产业专家团积极响应“奋战60天”下沉一线指导秋冬播生产
    2025-11-13
  • [农民日报]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召开小麦优质高产与绿色防控技术示范观摩会
    2025-11-13
  • [光明日报]中外院士专家在汉共话新质生产力赋能油料脂质产业可持续发展
    2025-11-13
  • 院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不断开创科技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2025-11-13
  •  [中国科学报]关键蛋白调控水稻种子萌发率
    2025-11-12
  • 实现桃胶多糖高效高活提取
    2025-11-12
  • [中国科学报]2025年食物营养健康青年科学家座谈会召开
    2025-11-12
  • [新华财经]2025国际昆虫蛋白产业大会在京举办
    2025-11-12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