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分享到

共绘全球治理新蓝图 共赴中拉命运与共新前景——习近平主席拉美之行展望

发布时间:2024-11-08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小 中 大

11月,南半球暖意融融,多姿多彩的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将迎来尊贵的中国客人。应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巴西总统卢拉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13日至21日赴秘鲁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赴巴西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

此次拉美之行是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第六次到访这片丰饶美丽的大陆。今年适逢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十周年。十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中拉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

随着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多边活动相继在拉美国家举行,地区发展新前景、全球治理新路径等议题将成为与会各方共同关注的焦点。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将与各方领导人共商发展大计,凝聚合作共识,集聚地区合作新力量,激发经济全球化新动能,描绘世界多极化新蓝图。

锚定亚太美好未来 创造新的亚太奇迹

“作为亚太地区领导人,我们都要深入思考,要把一个什么样的亚太带到本世纪中叶?如何打造亚太发展的下一个‘黄金三十年’?在这一进程中如何更好发挥亚太经合组织作用?”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为亚太面临的新时代之问破题,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导向、绿色发展、普惠共享四点建议,为亚太合作发展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面临多种风险挑战。作为全球增长引擎,亚太地区肩负更大的时代责任。此次习近平主席同亚太地区领导人共赴“利马之约”,将为亚太合作擘画新的蓝图和愿景。

这是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三十一次相聚。30多年来,这一机制推动亚太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入快车道,助力亚太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全球发展稳定之锚和合作高地。习近平主席指出,亚太经合组织建立领导人定期会议机制以来,始终走在全球开放发展的前沿,有力促进了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经济技术发展、物资人员流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亚太奇迹”。

作为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亚太经合组织寄托着亚太伙伴携手迈向更美好未来的深切期望。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亚太地区需要更加紧密高效的合作。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亚太发展靠的是开放包容、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而不是对立对抗、以邻为壑、“小院高墙”。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商学院教授汉斯·亨德里施克说,在当前保护主义抬头、一些人鼓吹“脱钩断链”之际,亚太经合组织作为一个聚焦经济合作的多边论坛,在推动加强对话方面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从提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到倡导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从勾画“全方位互联互通蓝图”,到维护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畅通……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出席或主持历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动区域合作、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提出一系列务实主张和倡议。掷地有声的中国立场,知行合一的中国方案,引领亚太合作行稳致远,为亚太持久稳定、繁荣发展凝聚力量。

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安娜·马林多格-乌伊说,中国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经济体之一,始终是亚太发展繁荣的重要倡导者、引领者,在促进数字经济、绿色转型、经贸往来、互联互通等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

韩国韩中全球协会会长禹守根说,中国一直以实际行动促进构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以自身发展推动亚太整体进步。为了亚太合作的未来,各国都应采取切实行动,以实践共促发展。

坚守团结合作初心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正如印尼谚语所说,甘蔗同穴生,香茅成丛长。分裂对抗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团结共生才是正确选择。”2022年11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巴厘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以甘蔗和香茅为喻,呼吁二十国集团各国坚守团结合作初心,传承同舟共济精神,坚持协商一致原则。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经济增长乏力、粮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机叠加、地缘冲突频发、全球治理赤字有增无减等诸多全球性挑战,本次二十国集团里约热内卢峰会以“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为主题,回应时代呼唤,寄托各国期待。

此次是习近平主席自2013年以来第11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出席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针对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等重大问题,阐释中国主张、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在二十国集团合作中,中国始终聚焦发展问题。在2016年举行的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上,发展问题首次被置于二十国集团合作的突出位置。“推动更加包容的全球发展”“推动更加普惠的全球发展”“推动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在2022年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巴厘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三点建议,清晰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发展”这一重大命题。

着眼全球共同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现实需要,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为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包容和平衡增长注入强大力量。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三年多来,已经动员近200亿美元发展资金,开展了1100多个项目。“二十国集团成员都是世界和地区大国,应该体现大国担当,发挥表率作用,为各国谋发展,为人类谋福祉,为世界谋进步。”习近平主席说。

埃及阿拉伯研究中心顾问阿布·贝克尔·迪卜说,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等有助于推动各国合作构建更加公正和平衡的发展格局,保护更多人免受饥饿、贫困、战乱等冲击,“在当前世界局势下尤具重要意义”。

面对当前国际力量对比深刻演变,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长期滞后的现状,在二十国集团框架内,中国始终主张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公平正义、开放包容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改革。

从遏制通胀,到应对债务危机,从促进全球贸易、数字经济、绿色转型、反腐败,到确保粮食和能源安全,中国始终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着力回应发展中国家的关切;从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到推动弥合南北“数字鸿沟”,再到推进国际金融架构改革,中国始终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话语权贡献力量。

墨西哥学者多拉·伊莎贝尔·冈萨雷斯说,当前全球治理体系难以适应新形势,“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理念符合新的经济和发展环境需求”。

推动中拉命运与共 赋能全球南方新发展

在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约80公里的钱凯湾,一座现代化的港口已颇具规模。作为中秘两国元首共同关心的建设项目,钱凯港建成后将成为拉美地区联通亚洲的海上新枢纽。“使‘钱凯到上海’真正成为一条促进中秘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路”——习近平主席今年6月在同来访的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会谈时这样瞩望两国合作新未来。

这将是习近平主席第二次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秘鲁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最早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拉美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同中国签署一揽子自由贸易协定的拉美国家。中国已连续十年成为秘鲁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中秘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于今年6月宣布实质性完成,两国贸易的便利度和开放度进一步提升。

跨越浩瀚的太平洋,中秘两国遥遥相望,在历史长河中书写了真诚友好、共同发展的动人篇章。习近平主席说过:“秘鲁是中国在太平洋对岸的‘邻居’。”近年来,日益紧密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正持续拉近中秘这对跨洋友邻的距离。

“中国和巴西同为发展中大国和重要新兴市场国家,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携手前行的好伙伴。”今年8月15日,习近平主席同巴西总统卢拉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

半个世纪以来,中巴关系稳定发展,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巴西是中国在拉美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直接投资目的国。两国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动能持续积蓄,双方合力打造中巴关系下一个“黄金50年”。

当前国际格局下,中巴关系早已超越双边范畴,两国在联合国、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多边平台密切协调配合,维护两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今年5月,中国和巴西发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积极支持和响应,发出了维护和平、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中拉强音”。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十年前,正是在巴西利亚,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打造中拉命运共同体,为新时代中拉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得到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广泛积极响应。

从就“引领中拉友好关系驶入新航程”提出建议,到提出新时代中拉关系内涵,习近平主席始终着眼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命运与共的未来,推动中拉关系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前进。

阿根廷阿中研究中心主任帕特里西奥·朱斯托认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将为中拉关系带来崭新发展机遇和合作契合点,中国与拉美国家在多边舞台上的合作将推动“全球南方”国家进一步团结自强,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和改革全球治理体系发挥建设性作用。

在巴西巴伊亚联邦大学教授小佩尼尔东·席尔瓦看来,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是拉美国家捍卫主权、寻求自主发展、加强全球南方声音的重要途径。

今年以来,中国元首外交活动精彩纷呈、成果丰硕。习近平主席相继出访欧洲、亚洲多国,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等国际会议,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就全球和地区重大问题向世界阐明中国方案,展现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和光明前景,为广大“全球南方”国家描绘共同发展的崭新图景。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将继续以本国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与全球合作伙伴一道,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辉未来携手前进。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
    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
    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
    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
    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
    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
    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
    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
    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
    2025-04-25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