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分享到

总书记湖北行 | 记者手记:辽阔楚江天,大潮永向前

发布时间:2024-11-09 |来源: 新华社|作者:朱基钗 张研
字体 小 中 大

冲开绝壁夺隘而出的长江水,在江汉平原浩荡奔流,汇聚起连片湖泽,孕育出浪漫灵动的荆楚文化,“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

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千湖之省”湖北考察,第一站是孝感的云梦县。

云梦,这个如今湖北面积最小的县,却承继着华夏大泽恢弘壮丽的遥想——气蒸云梦,烟波浩渺。

4日下午,云梦县博物馆。入口处,迎面的巨大弧形高墙,以红黑楚漆为基调,璀璨灯光下,车乘、麋鹿、章台、旗阵……瞬间将人带入一幅灿烂瑰丽、大开大合的历史长卷。

走进出土秦汉简牍展厅,习近平总书记驻足在一枚枚简牍前,睹物凝思。

“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田律》的记载,与今天的生态文明理念一脉相承。

“必精絜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私……”《为吏之道》的诫训,仍能作为修身为政的镜鉴。

两千多年前,忠于职守的基层官吏,一笔一画写下家事国事,方寸之间,缀合成蔚为壮观的古代中国“百科全书”。

修复整理、可读可辨,当简牍里的历史一隅被重新照亮,先民的开拓进取、治理智慧,血肉饱满、纤毫毕现。

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古代简牍非常珍贵,是我们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要善加保护,做好研究”。

一周前,总书记在京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正是聚焦“建设文化强国”,强调“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

此刻,望着这些穿越时空的文明载体,总书记语重心长:“要更好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学习”“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聆听总书记一席话,陪同讲解的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副教授鲁家亮心潮澎湃:“我们长年整理简牍,研究‘冷门绝学’,总书记的关心和了解,让我们觉得冷门不冷,绝学有继。”

5日上午,考察的第二站,咸宁的嘉鱼县。

又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名。“南有嘉鱼,烝然罩罩”,《诗经》中的悠悠吟唱,寄托着古老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长江水滚滚东逝。从全面建成小康到乡村全面振兴,鱼米之乡的平畴沃野,正进行着一场新的接力。

江边的潘家湾镇,一座“振兴亭”立于阡陌之间。十里蔬菜长廊满目青翠,串联起生机蓬勃的希望之路。

沿着田埂走进菜地深处,习近平总书记细细察看,俯身按了按菜头,看是否紧实。甘蓝舒展,层层绿叶沐浴着阳光。“一看就会有个好收成啊!”

10多年前,这片菜地百分之九十种的还是进口种子。

“进口的种子价格高,货源不稳定,而且‘水土不服’。”现场的农技人员介绍,为打破种质资源垄断,他们苦心攻关,根据当地独特气候环境、土壤资源培育出中国种子,产量增了,成本降了,品质好了。

破土而出,茁壮生长。“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习近平总书记深知一粒种子的分量。

此次考察中,总书记再次勉励:“走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把蔬菜种植这个富民产业进一步做好,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汽车驶过一望无际的蔬菜田,驶进粉墙黛瓦的美丽村落。

村子名叫四邑村。聚民成邑,原先分散居住的村民在政府帮助下,迁到统一规划的成片新居。家门口办起了实惠的公共食堂,还有卫生室、儿童游乐室、游泳池、篮球场……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和城里社区没啥两样。

从村养老服务驿站,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再到村民家中,习近平总书记看得细、问得细。

“我经常来农村,看到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也看到了乡亲们为美好幸福生活在奋斗。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是个大课题。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一番话,让大家伙儿格外温暖。

聪慧坚韧的荆楚人民,深知幸福生活来自艰苦奋斗。

“村委会后面就是长江大堤,这段大堤叫四邑公堤,是北宋年间由四个县的老百姓一起挑土筑起来的,所以我们村叫四邑村。”驻村第一书记骆晓丽告诉总书记。

古往今来,这片江湖环抱的土地上,从来不乏为国为民的英雄事迹。

1998年那场特大洪水,嘉鱼县长江簰洲湾堤段民垸溃口,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军民团结共抵洪峰。洪水退去,记忆没有褪色,如今,簰洲湾98抗洪纪念馆巍然矗立、永铭往事。

水,塑造了地理,塑造了人群,塑造了文化。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武汉,英雄之城,见证长江与汉江折冲融汇、聚合成势。

5日下午,考察的第三站,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这个科技和产业创新平台,简称“武创院”,名字中也仿佛透出一股英雄之气。

展厅入口,“因聚而变,惟创则新”八个大字熠熠生辉。以需定研,供需速配,资源共享,共投共担……这里展出的不仅是湖北科技创新的前沿产品,更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探索。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这个头阵如何打?

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迫切”二字,尤为醒目,“融合”二字,尤为关键。

来鄂之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部班”开班,总书记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有贡献的”“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

武创院,正是大胆试大胆闯的生动实践。

“我们成立的初衷,就是要做政府不能做、高校院所不愿做、企业做不了,但科技创新又必须要做的事,就是要解决‘点菜的不吃饭,吃饭的不买单’的问题,让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同频共振,成为科学家的助跑者、企业家的加速器。”武创院负责人向总书记娓娓道来。

如今,湖北以“用”为导向的科创供应链平台,已入驻企业4.5万家,完成供需对接7000多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提高到67%。

面对现场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总书记语气坚定:“科技高峰和产业高峰都要靠我们自己去攀登。我看好你们,看好中国的创新人才,也看好我们的创新体制。要增强自信、志存高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深秋时节,楚天极目,大江辽阔,风和景明。

再次来到这座经过洗礼的英雄之城,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回忆起那段疫魔突袭、黑云压城、同仇敌忾的岁月——

“那些可歌可泣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亲历其中。英雄的武汉人民、湖北人民,坚守着抗疫的决心、耐心与担当,顾全大局。经过了这场考验,今后我们遇到再大的风高浪急,一样可以处理好。”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考察中,湖北省负责同志汇报了湖北发展“实现从跌出主赛道、到重回主赛道、再到领跑主赛道的转折性变化”。

感受着荆楚大地的崭新气象,总书记倍感欣慰:“这里经得住疾风骤雨,未来更是一片光明。”

江汉水滔滔,心潮逐浪高!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
    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
    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
    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
    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
    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
    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
    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
    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
    2025-04-25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