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分享到

习近平: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5-11-20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小 中 大

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5年11月20日)

习近平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

胡耀邦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为民族独立和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

胡耀邦同志青少年时代就投身革命,14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8岁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参加红军长征。抗日战争中,曾担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解放战争中,担任冀热辽军区代理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第四和第三纵队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等。新中国成立之初,担任中共川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军区政委。1952年后,长期主持团中央工作。1962年后,在湖南、陕西等地兼任领导职务。197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党组织负责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先后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纪委第三书记、中央秘书长兼中央宣传部部长等重要职务。1981年6月至1987年1月,担任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从苏区的“红小鬼”到党的领导人,从冲锋陷阵的革命战士到改革开放的开拓者,无论身处哪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他始终保持忘我的献身精神和勇往直前的革命热情,不知疲倦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一切。

同志们、朋友们!

胡耀邦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在长达6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充分展现了坚守信仰、献身理想的高尚品格,心在人民、利归天下的为民情怀,实事求是、勇于开拓的探索精神,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的崇高风范。他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胡耀邦同志志存高远,在为共产主义不懈奋斗的长期实践中表现出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我们要像他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贞不渝。胡耀邦同志说:“没有马克思的学说,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包含着共产主义,都离不了共产主义。”面对战争环境的严峻考验,面对和平建设年代的艰难险阻,面对“文化大革命”中遭受的严重迫害,面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大挑战,他的理想信念和革命意志始终坚如磐石,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前进道路上,无论形势如何变化、环境多么复杂,全党同志都要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锤炼坚强党性,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实现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奋力拼搏。

——胡耀邦同志注重一切从实际出发,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组织路线拨乱反正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像他那样,坚持实事求是,矢志追求真理。胡耀邦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是革命的指南。”“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是既有远见卓识又有求实精神的革命者。”他组织和推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我们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了重要理论准备。他重视根据改革开放新的实践进行新的理论探索,提出“凡属符合人民利益和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新创造、新经验,我们都应该乐于吸收;凡属不符合新的历史任务和革命实践要求的老框框、老套套、老调调,我们都应该敢于抛弃”。他无私无畏,坚持有错必纠,大刀阔斧平反冤假错案,坚决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使大批受到迫害的老同志重新走上领导岗位,使大批蒙受冤屈和迫害的干部、知识分子和普通群众得到平反昭雪。

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全党同志要坚持“两个结合”,深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勇于坚持真理,及时修正错误,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展现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

——胡耀邦同志积极倡导和推进改革开放,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我们要像他那样,勇立时代潮头,锐意改革创新。胡耀邦同志将改革视为“关系我们事业全局成败的问题”,强调“不经过一系列的深刻改革,绝不能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绝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敢于排除万难,探索前人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勇气”;要“全面而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一切妨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旧事物”。他认为农村改革要汲取过去“想得太窄,限得太死”的教训,要放开,再放开;他鼓励经济特区“特事特办,新事新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他强调对外开放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打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敢于跳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打开局面。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要敢于面对各种困难挑战,用啃硬骨头的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守正创新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胡耀邦同志人民情怀真挚深厚,为发展经济、让人民尽快过上好日子做了大量实事好事,我们要像他那样,始终心在人民,做到利归天下。胡耀邦同志题写的“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对联,深刻表达了他对人民的赤子之情。他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什么大得人心?根本之点就在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引导人民用智慧和劳动的双手富裕起来。”“国家富强不起来,人民富裕不起来,一切无从谈起。”“我们共产党员要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使人民尽快富裕起来。”他一生保持劳动人民本色,把自己当作普通群众的一员,在为人民服务中追求人生乐趣和价值。他十分关心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经常轻车简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办实事。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全党同志要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人民至上,同人民心连心,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扎实奋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胡耀邦同志高度重视端正党风,为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要像他那样,保持一身正气,处处以身作则。胡耀邦同志指出:“党风好不好,是党能不能站得住,能不能存在和发展的问题。”“作风是一种无声的号召,无形的精神力量。”他要求党的高级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搞好党风。他对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要求全党与其作严肃认真、顽强到底的斗争。他强调“共产党人清廉要身体力行”,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要格外严格。他公道正派、作风民主,顾全大局、光明磊落,理直气壮、旗帜鲜明讲党性、讲公道话,亲自定下不许亲友上京找他办私事、不许亲友打他的招牌办私事的规矩。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勤于修身,严于律己,坚决防止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

同志们、朋友们!

胡耀邦同志曾经说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途好比登泰山,只要克服艰难困苦,就一定能够征服“十八盘”,登上“南天门”,到达“玉皇顶”,然后再向新的高峰前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全党同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扎实推进各项事业,努力把老一辈革命家的夙愿变成美好现实。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民族文字版出版发行
    2025-11-20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国戏新声
    2025-11-20
  • [中国科学报]养分专家智慧施肥大模型发布
    2025-11-20
  • 《中国农业企业ESG发展报告2025》发布
    2025-11-20
  • [CCTV-2]《央视财经评论》麻吉亮:设施农业是稳产保收 稳物价的关键
    2025-11-19
  • 草地利用方式改变打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平衡
    2025-11-19
  • 乙烯调控棉纤维长度与强度平衡的进化机制
    2025-11-19
  • 耕地复种助推可持续发展
    2025-11-19
  • 线粒体感知渗透压调控猪胚胎发育
    2025-11-19
  • [农村工作通讯]当前我国酸化耕地现状、治理难点及对策建议
    2025-11-19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