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科要闻
分享到

引育并举 构建未来作物科学人才梯队

发布时间:2018-01-31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字体 小 中 大

  编者按:在2018年院工作会议上,4个研究所围绕不同工作领域分享了典型经验和工作举措。现将交流内容摘登,供学习参考。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秉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机制是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坚持“思想引领、人才为本、创新为要、质量为重、激励为主”的方针,不断完善“以人为核心”的人才工作链和人才工作保障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所”提供人才支持。

  院人才工作会议后,作科所本着完善人才队伍结构和促进人才成长的目标,迅速行动。通过内网、邮件等方式将人才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位科研人员。多次召开所党委会、所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就人才发展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农科英才”推荐、待遇落实等开展研讨。召开了“人才发展战略研讨暨创新研究组组长培训班”,重新梳理全所学科定位和发展战略,探讨适合长远发展的资源分配、平台管理和基地运行机制,建立适合革命性科研成果产出的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为研究所发展提供新的源动力。

  一、遴选优秀中青年课题组长,解决高端人才老龄化问题

  作科所51岁以上正高级科研人员占全部研究员的71%,45岁以下研究员仅占12%,21个团队首席中50岁以下只有1人。针对高端人才老龄化的问题,出台了《创新研究组组长遴选管理办法》《创新研究组和核心支撑单元年度考核办法》,完成了创新研究组的梳理与组长的遴选,形成了以21个创新团队和49个课题组为基本运行单元的科研队伍。9名57岁以上的老同志主动让贤,选拔了17名中青年科研骨干担任创新研究组组长,使课题组长的平均年龄从54岁降低到49岁,为年轻人才成长为学术带头人创造条件。

  二、出台“二十九条”,解决科研骨干及后备人才的发展问题

  作科所有33名专家入选院“农科英才”,但仍有一批非常优秀的中青年骨干人才未能入选。为了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强化青年后备人才的培养与支持,出台了《作物科学研究所人才工作二十九条》,启动“中青年骨干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主要面向优秀的课题组长和具有相当研究水平和团队管理能力、在相关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的科研人员,竞聘入选者可获得每年每人10万元的岗位补助和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青年后备人才”主要面向有成为学术带头人和重要学术骨干潜质的青年学者。“所级青年后备人才”和“中心青年后备人才”可分别获得每年每人5万元和2万元的岗位补助以及一定额度科研经费支持。

  三、加大对新任课题组长的支持,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针对研究所科研人员整体待遇偏低、外部人才竞争激烈、潜在中青年人才流失等问题,加大了对新引进和新遴选的创新研究组长在实验室空间、人员、研究生配备、科研经费、项目申报等方面的重点支持。新成立课题组给予不低于120平米实验室,新引进人才给予100万元科研经费和10万元住房及生活补助,配备1-2名固定人员,前3年每年保证1名研究生指标;给予3年发展期,3年后纳入研究所正常考核。建立了领导联系人才制度,畅通人才反映情况的绿色渠道,给人才更多关心关爱。在引进人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童红宁入所不到1年就获得“优青”资助;周文彬牵头组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总经费超过1亿元;周美亮获得“青年人才托举计划”支持,入所第一年就获得欧盟项目的支持。

  四、建立以人员当量为基础的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办法,促进大团队联合协作

  为了促进重大科研成果产出,作科所建立了科研用房管理办法、科研绩效奖励办法等,引入了以人员当量为基础的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了基于工作业绩和科研产出的新型绩效奖励制度。此前,课题组实验室面积严重不均,在调整过程中,老专家发扬风格,腾退房屋面积超过500平米,使引进人才实验室得以妥善安排,一批新遴选的课题组科研条件得到改善。

  下一步,作科所将推动建立人才工作长效机制。强化人才引育双轮驱动战略,对于高端引进人才前5年实行合同制管理,年薪70万元;对于自有人才提供尽可能的支持和发展空间,推动人才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和精细化。加强对青年后备人才的培养。继续执行青年人才导师制、“杰青”“优青”“所级青年英才”培育项目以及青年人才培养“伯乐奖”,新设“应用人才”“国际人才”培育项目,给予入选者科研经费和相应待遇支持。启动青年后备人才遴选。遴选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在本领域取得较大科研成果、具有成为中青年骨干人才潜质的青年后备人才。同时,要稳步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的基本岗位绩效,加大和拓宽奖励绩效的分配力度。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人才联合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交叉融合学术交流活动在京举行
    2025-06-27
  • “三好五减”技术助力桃产业升级
    2025-06-27
  • [人民政协网]解锁美食香气密码:新型技术如何让食品风味更迷人?
    2025-06-27
  • [人民数字联播网]我国科学家发现油菜增产关键新基因
    2025-06-27
  • [工人日报]重要成果!我国科学家发现油菜增产关键新基因
    2025-06-27
  • 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努力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创新高地
    2025-06-26
  • [人民政协网]我国科学家发现油菜增产关键新基因
    2025-06-26
  • [人民政协网]我国成功研制一种改善视力和免疫系统功能的酯质高效合成新方法
    2025-06-26
  • [央视新闻]我国科学家发现油菜增产关键新基因
    2025-06-26
  • [科技日报]新型纳米气凝胶破解宠物急性出血难题
    2025-06-26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