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科技日报] 喜迎二十大丨中国农科院:奏响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时代强音

发布时间:2022-10-08 |来源: 科技日报 2022年9月30日|作者:马爱平
字体 小 中 大

  金秋时节,祖国大江南北,一派喜人丰收景象。如今,我国水稻育种实现品质大幅提升,“中嘉早17”年应用面积稳居南方稻区第一位、米粉加工品质优良;小麦育种突破高产优质兼容瓶颈,优质强筋小麦“中麦895”累计推广5100多万亩,灌浆速率、耐热性居黄淮麦区主栽品种首位;大豆品种高产广适支撑大面积扩种,“中黄13”累计推广超过1亿亩,稳居全国推广面积之首……

  “我院把科技支撑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紧紧围绕种子和耕地两大要害,部署推进‘强种’‘沃田’系列科技行动,有效支撑保障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八连丰’。”9月28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十年发展报告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振奋地表示。

  2017年5月26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

  “我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贺信精神作为全院改革发展的总方向、总目标、总要求、总抓手,牢记使命,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担当,以服务‘国之大者’为己任,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奏响了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强音。”张合成说。

  今年6月8日晚23时,《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团队的最新成果,该团队首次获得了番茄的泛基因组,找回了番茄育种中“丢失的遗传力”。

  今年7月22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周文彬团队的最新成果。其在水稻中发现的高产基因能够同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可提高作物产量30%以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说,该研究不仅发现了单一基因可同时调控多个重要生理途径,还打破了长期存在于农业生产中“高产”与“早熟”之间的矛盾。

  在报告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相继发布十年十大标志性科技成就、十年十大标志性改革举措。

  十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取得历史性成就:发表论文5.5万篇,其中SCI论文1.7万篇,《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顶级期刊99篇;审定农作物品种1933项,其中国家审定品种908项,获得新兽药证书101个;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派出700多个专家团队、1.2万人次科技人员,辐射带动40多万贫困人口增收;累计在全国应用超过700亿羽份高效H5/H7禽流感疫苗,成功阻断H7N9型禽流感向人传播……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

  谈及未来,张合成信心满满:“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力争到2025年,三分之一以上学科和研究所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重大科学发现增长40%,重大技术突破增长20%,重大科技产品数量增长20%,推动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左右。到2035年,形成农业学科领域三分之一全球领先、半数并跑的创新格局,支撑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左右。到2050年,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全球农业科学发展做出重大原创性贡献,助力我国成为世界主要农业科学中心、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人事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
    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
    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
    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
    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
    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
    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
    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
    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
    2025-04-25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