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中国科学报]研究发现桃果实糖含量关键基因

发布时间:2025-05-25 |来源: 中国科学报|作者:李晨
字体 小 中 大

桃果实甜度是决定品质的关键因素,而糖分的积累与转运蛋白的调控密切相关。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资源与育种团队在《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上发表了研究论文,系统揭示了MFS转运蛋白家族调控桃果实糖代谢的分子机制。

桃果700.jpg

桃果实在未成熟与成熟阶段的不同部位(内、中、外层果肉)。中国农科院郑果所供图

该研究创新性地利用空间代谢组学(MALDI-MSI)和转录组技术联合分析,在桃基因组中鉴定出67个MFS转运蛋白基因,发现其在果实成熟阶段显著促进蔗糖积累,首次揭示了糖分在果实不同组织区域的动态分布规律。

同时,研究基于群体遗传分析定位到一个调控糖含量的关键QTL位点,其对果实糖含量具有相反的调控作用。

杨选文博士和杨文化硕士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曹珂、王力荣和周永锋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f192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新型生物材料可用于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治疗
    2025-05-26
  • [中国科学报]这个转录因子调控西瓜耐盐性
    2025-05-25
  • [新华网]2025首届新茶饮龙井茶原料供应链交流会在杭举办
    2025-05-25
  • [中国科学报]全国玉米病害研究与防控协作组成立
    2025-05-25
  • [光明网]聚焦玉米病害防控难题,25家单位组建研究防控协作组
    2025-05-25
  • [新华网]呼和浩特:多彩活动助力草原科普
    2025-05-24
  • 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第七届农科开放日
    2025-05-24
  • [光明日报]玉米病害研究与防控协作组成立
    2025-05-24
  • [中国经济网] 呼和浩特:多彩活动助力草原科普
    2025-05-24
  • [农民日报]打好抗旱主动仗 筑牢粮食安全水利保障——夏粮主产区抗旱保丰探访
    2025-05-24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