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新华社]中国农业加快进入营养导向型发展新阶段

发布时间:2019-10-28 |来源: 新华社 2019年10月26日|作者:董峻
字体 小 中 大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业的发展不断改善了人们的营养状况。如今,农业正在加快向营养导向型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饮食营养需求。

  25日至26日,在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举办的食物与营养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营养导向型农业将带来许多新的变化和要求。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是由农业、营养、卫生、经济等领域专家组成的议事咨询机构,曾受委托起草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

  该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在会上总结了5方面变化:

  ——供给和消费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营养健康逐渐成为第一需求,人们在追求数量满足的同时,对优质菜、果、动物性食物消费迅速增加,食物的营养价值、合理膳食、文明膳食成为首要关切。

  ——食物形态发生巨大变化,居民对食物方便、快捷、安全的要求逐步提高,终端消费产品由粮食、食物向食品转变。

  ——农业功能发生巨大变化,为适应消费者生活需求多样化,农业的生态功能、生活功能、休闲娱乐功能、文化教育功能进一步凸显。

  ——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

  ——农业和食物营养健康业态发生巨大变化,电商、物联网、植物工厂、智慧农业以及智能烹饪、中央厨房、营养大数据、个性化营养配餐等,正加快成为新的营养健康模式和新的动能驱动。

  一些与会专家认为,当前农产品供给和人们的消费需求之间仍不平衡,质量好、品牌优、受青睐的产品供给不足;食物消费和营养素摄入结构不平衡,中国居民人均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总体充足,但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摄入量普遍不足。特别是动物性食物、食用油和糖类等摄入过多,已成为人们慢性病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中国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超过9.7%。

  事实上,营养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驻华代表文森特·马丁表示,人类正处于消除饥饿和实现全球粮食营养安全的关键时刻。营养不足、超重和肥胖,以及微量元素缺乏共同构成了全球营养的三重负担。在全球化、城市化和收入增长的多重驱动下,营养问题已经超越吸烟成为全球人口残疾和死亡的头号危险。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在会上表示,我国农业正由增产导向加快转向提质导向,强筋专用小麦、富硒马铃薯等种植面积扩大,高叶酸玉米、高亚麻酸黑猪肉等功能型农产品相继进入市场。同时,从国民健康、食物消费到农产品流通,生产及其科技支撑,都出现诸多新的挑战,今后营养健康目标要纳入农业政策的总体设计中。

  据记者了解,我国已启动了面向2035年的食物营养纲要编制工作。这部纲要将把食物生产、膳食消费、营养需求一体化考虑,更突出精准施策,食物生产和膳食结构分区域、食物消费与营养干预分人群、产业推进和发展目标分阶段。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
    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
    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
    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
    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
    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
    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
    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
    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
    2025-04-25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