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中国科学报]金融危机后我国蛋鸡产业的不平凡之路

——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薛莉
发布时间:2015-03-25 |来源: 《中国科学报》 2015年03月25日 |作者:秦志伟
字体 小 中 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蛋鸡产业恢复较快但市场稳定性较差,鸡蛋价格波动频繁,养殖效益大起大落。可以说,我国蛋鸡养殖虽然在阵痛中逐步推进了行业内部的整合,但也带来了养殖户利益受损、市场供应不稳等负面影响。

    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薛莉,她在分析金融危机后我国蛋鸡产业年际变动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蛋鸡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建议。

    金融危机后的跌宕起伏

    《中国科学报》:据了解,经过2009年的休整,我国蛋鸡行业走出低谷,于2010年下半年步入新一轮上涨行情。2010年,我国蛋鸡行业经历了上半年的持续低迷和下半年的震荡走高,蛋鸡养殖效益先抑后扬,呈现典型的“V”字型特点。您认为什么因素起到了作用?

    薛莉:2010年上半年,鸡蛋价格和只鸡盈利的不断下滑主要是受市场景气度低的影响;而下半年,在饲料及其他农产品价格攀升的推动下,鸡蛋价格由稳定上涨进入快速上涨,并不断突破历史高点,养殖获利亦随之大幅增长。

    不断提高的获利水平给长期低迷的蛋鸡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推动我国蛋鸡行业发展形势持续向好,使得2011年的蛋鸡养殖获利始终位于历史高位。

    据统计,2011年每只产蛋鸡全年累计盈利突破35元,商品蛋鸡从业者收益相当可观。但与2010年的走势不同,2011年蛋鸡养殖效益呈现倒“N”型的变动趋势,获利水平分别于春节和中秋前夕达到年度峰值,创近年来的历史新高。

    《中国科学报》:经过了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一整年的高峰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显著变化,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这是否预示着低谷期又要到来呢?

    薛莉:是的。2011年10月份中秋、国庆双节过后,因鸡蛋市场供求偏紧的矛盾逐渐得到缓解,鸡蛋价格开始出现大幅回落,而同期蛋鸡养殖成本则持续上升,由此导致蛋鸡养殖效益持续显著下滑,至2012年2月,多数养殖户已处于亏损状态。至此,蛋鸡养殖行业持续了一年半的上涨行情宣告结束,我国蛋鸡行业进入新一轮的整合调整期。

    2012年上半年,供过于求的市场导致蛋价从2011年的高位明显回落,养殖户连续全面亏损,使蛋鸡行业经历了长达半年的“寒冬”;下半年,市场供求逐渐趋于平衡。但从全年来看,后期的盈利无法弥补前期的亏损,导致2012年成为近年来蛋鸡养殖效益最差的年份。

    与2012年前低后高的形势相反,2013年蛋鸡养殖呈现出高开低走的态势。2013年,鸡蛋价格和养殖效益虽好于2012年,但盈利水平仍然较低。同时,在2012年蛋鸡养殖整体亏损和2013年H7N9疫情的连续冲击下,蛋鸡养殖户信心受挫,尤其是小规模养殖户不堪重负、纷纷退出,行业整合程度加深。

    但从市场供求来看,由于2013年种鸡市场的萧条以及白羽肉鸡大批量引种,用于孵化雏鸡的种蛋转为食品蛋销售,销售比例达30%以上,有效增加了鸡蛋供应量;而受中央有关规定影响,礼品及户外消费等蛋品需求则下降了一半以上,故2013年我国鸡蛋市场仍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格局。

    多措并举助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中国科学报》:我国蛋鸡产业要想平稳健康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化之路。您认为如何提升蛋鸡产业的现代化程度?

    薛莉:应该继续推动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蛋鸡产业现代化、集约化程度。制定实施科学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控制祖代鸡的数量和规模;对新建蛋鸡养殖场进行严格审批和合理规划,确定基本的准入门槛;采取多种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蛋鸡产业资源整合。同时,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促进新增投资充分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降低产业整体运行成本,推动形成更加合理的分配机制。

    此外,应进一步加强对蛋鸡产业的预警预测工作,积极把握和利用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客观监测并及时发布鸡蛋生产与市场价格信息,尤其加强行业内部的信息沟通与协调,降低行业因信息传递不畅带来的风险,为产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引导业者理性经营,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职业队伍,增强蛋鸡养殖主体对市场信息的接收和判断能力。

    《中国科学报》:在保障我国蛋鸡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您认为政府或相关部门应该做哪些工作?

    薛莉:首先,应加大对蛋鸡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和实施系统支持蛋鸡粪肥料的产业化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蛋鸡粪资源化、肥料化利用的补贴力度,探索有效的补贴方式,并逐步规范其运作。同时,加强对有机肥施用效果的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转变观念,开发潜在市场。

    其次,应建立健全蛋鸡养殖受灾保险和保障机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性保险措施;根据养殖户损失程度,适当提高保障水平。同时,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考虑设立蛋鸡养殖业者保障基金,尽早出台应急预案,缓解疫情对产业发展的冲击。

    《中国科学报》:目前我国蛋品的加工水平有限,消费者对其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也不是很高,您认为如何在这方面下功夫?

    薛莉:在推进我国蛋品加工业发展方面,应逐渐加大对蛋品龙头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以投资、补贴、信贷等方式,在产品研发、设备更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快龙头企业升级改造;出台外国企业引进、国内企业培植和小型企业重组的优惠措施,通过引进、培植、整合、重组,提升蛋品加工行业整体水平;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加快蛋品加工技术的研发,提高技术转化速度,扩大新产品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增加蛋品附加值。

    在促进品牌蛋发展方面,应不断完善蛋品质量认证和监督检验机制。企业应通过必要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相关认证,不断提升蛋品品质,树立品牌形象,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逐步扩大品牌蛋市场份额。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标准,严格检验程序,定期对市场上的品牌鸡蛋进行抽查,防止假冒伪劣蛋品以次充好,保障消费者利益。

    此外,应充分利用好各种媒体平台,加强科普宣传力度,营造科学、客观、理性的舆论氛围,引导大众关注蛋品行业,减少消费者对禽类产品的错误认知,避免消费恐慌。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禽类生鲜制品的排查,做到科学宣传与正面引导,防止不当宣传对产业带来的负面伤害。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
    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
    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
    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
    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
    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
    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
    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
    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
    2025-04-25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