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人民网]万里奔莒赶桃会

发布时间:2025-05-11 |来源: 人民网
字体 小 中 大


5月7日晚9点,会场里灯火通明,专家们正对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份桃子的质量等级进行最后复核。此时,一个叫皮力的年轻桃农从新疆叶城县阿克塔什镇不远万里匆匆赶来。评选已近尾声,跟着皮力跋山涉水,坐汽车、赶飞机、搭火车的桃子还能参加评选吗?


rmwapp_2_2020113004ffb7-48ea-494e-bf6c-f1105572ca76.png

这个活动是2025全国设施桃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第八届“果庄杯”优质设施桃展示会。工作人员说,他们再请专家们对皮力的桃子进行单独测量和品评,这时耳边响起了熟悉的维吾尔语“阿达西,亚克西木!(朋友你好)”,皮力疲惫的脸顿时舒展开来,原来这是他的老朋友王新卫博士,二人热情握手。


rmwapp_2_20201130641253-9910-47f8-b5d7-56de64c56a4a.png

王新卫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研究员,同时兼任了油桃之乡莒县果庄镇的科技副镇长,他对皮力家乡和果庄镇的情况都很熟悉,王新卫向记者介绍说:“叶城县阿克塔什镇是当地最大的移民村,很多老百姓是在政府帮助下从昆仑山里搬迁过去的。这次邀请皮力来,是因为果庄镇的设施桃种植技术非常成熟,果农们靠种桃子过上了小康生活,新疆的设施桃产业刚刚起步,希望皮力来开开眼界,学习学习。”


rmwapp_2_2020114b9b75f7-c72d-4650-a5c0-f040e31e2684.png

晚上9点半,评选结束,但结果要在第二天的开幕式上宣布,自己的桃子能不能选上,皮力的心一直悬着。皮力告诉记者,他们一家原先住在离县城90多里的棋盘乡,交通不便,致富项目少。2019年,在党和政府帮助下,皮力一家和当地村民搬到了阿克塔什镇。这里是平原,有企业供村民工作,同时政府还建起了设施大棚,低价租赁给村民种植蔬菜和水果。当时皮力才二十多岁,他曾在广东肇庆读书,率先和四个朋友建立了合作社,搞起了大棚蔬菜、大棚油桃种植。对于村民来说,大棚种植是个新鲜事,技术也不懂。为此,当地政府派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也跨越八千里在这里建立了叶城试验站林果基地,对当地果农进行示范引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做在生产实践中。皮力就是在林果基地认识王博士的,受到王博士等专家的指导,皮力他们的技术逐步提升,现在合作社年收入达到30万元,比在棋盘乡时的收入翻了好几倍。


第二天早上5点半,与会的专家和桃农们就早早起床,从县城赶赴30公里外的果庄镇,入大棚,逛市场,实地参观当地的设施油桃生产和销售。皮力边听边看边拍照,学习新种植技术,了解新品种,感受交易市场的繁忙。

上午十点,他们又赶回县城。开幕式上,主持人一一宣布入选的优质果品,皮力的桃子获得了三级。


rmwapp_2_202011e5ee47bb-9e0e-4290-97af-99a16ba1383f.png

皮力笑着说:“能入选我已经意想不到!与先进种植地区相比,无论品种还是技术上我都要好好学习,特别是希望把新的油蟠桃品种引到新疆,进一步提高收入。有政府支持,有这么多人帮助,我对种好设施油桃很有信心!”(何爱东)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自主驯化菌群大幅提升四环素降解效率
    2025-05-15
  • 关注虫体是消除血吸虫病的关键
    2025-05-15
  • [农民日报]智能配肥服务中心助力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
    2025-05-15
  • [光明日报]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启动
    2025-05-15
  • [新京报]石榴为何是紫色的?新研究发现多个石榴遗传机制
    2025-05-14
  • [新京报]能治盐碱能做饲料,新品小黑麦成改良土地先锋
    2025-05-14
  • [光明日报]智能配肥服务中心助力冬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
    2025-05-14
  • [人民政协网] 油菜抗裂角育种获重要突破 机收损失率大幅降低
    2025-05-14
  • [新京报]“科技包县”助力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
    2025-05-14
  • [农民日报]同“锅”竞技,蒸出22个“全国好味稻”
    2025-05-14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