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农民日报]专家预计增值肥料将迎来发展机遇

发布时间:2017-08-10 |来源: 《农民日报》2017年08月10日|作者:钟欣
字体 小 中 大

  本报记者    炎炎烈日下,在吉林省德惠市天台镇的新型增值肥料百亩示范田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秘书长赵秉强等业内专家一行详细观察着不同对照组的玉米长势。在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修学峰建议下,大家拔起几株玉米,只见施用增值肥料的玉米较常规施肥的对照组玉米根系明显粗壮。赵秉强兴奋地说:“增值肥料可以让农民获得更大的效益。”

  在越来越多的传统肥料企业致力于发展增值肥料之际,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主办的增值肥料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会,日前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修学峰在会上发言时表示,复混肥行业发展已经到了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既为行业改革提出了新挑战,也给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随着农业生态治理、土壤保护和改良工作的深入开展,必将促进高效专用肥、增值肥料、有机肥料等新品种肥料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化肥产业结构调整意见”已经明确提出,未来要重点发展具有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品质功能的新型肥料,肥料行业“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了肥料利用率要提高3~5个百分点,新型肥料的占比要提高10个百分点;这些都为海藻提取物、锌腐酸等肥料增效载体的推广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修学峰告诉记者,近年来,腐植酸、氨基酸、海藻提取物等生物刺激剂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从机理到实验、示范及大面积应用,已被广泛证明安全有效,以此为基础的含腐植酸二铵、含海藻酸二铵等增值肥料在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环境负担、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上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赵秉强在会上作了题为《增值肥料新产业》的主题报告,提出肥料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要改变过去以工业主导的肥料产品开发模式,转变为以农业需求为导向的肥料产业新体系,发展具有满足作物高产优质、保护土壤、保护环境、增强植物抗逆功能的锌腐酸尿素、锌腐酸二铵等新型高效肥料,通过化肥增效实现减量,达到绿色增产的目标。他认为,增值肥料之所以能够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在于它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调控肥料营养功能改善肥效的技术路径,而是通过生物活性增效载体与肥料科学配伍,达到综合调控“肥料—作物—土壤”系统的目标。

  据悉,由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起草的《含腐植酸磷铵》《含海藻酸磷铵》行业标准已于2016年11月30日正式立项。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
    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
    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
    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
    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
    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
    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
    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
    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
    2025-04-25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