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总台中国之声]好吃、好听、好玩……超500万人线上线下共赴这场盛宴

发布时间:2025-05-26 |来源: 总台中国之声
字体 小 中 大

今天(5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七届农科开放日正式启动。此次农科开放日以“农业科普赋能 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主题,36个院属单位同步举办。今年的农科开放日,超500万观众线上线下共赴这场农业科普盛宴。活动现场,农业专家开展科普大讲堂,公众还可以近距离体验先进农业科技,品尝高品质农产品。

cdb647e459b24951aff39f473f92dc98.jpg

第七届农科开放日启动仪式

普及农业知识 体验农事活动 感受新农业科技

在第七届农科开放日主会场的现场,一大早,大小朋友们便挤满会场内外,点燃了现场火热的氛围。在科普展台,中国农业科学院各研究所携农业科普展品集中亮相,并设置科普互动体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展台,各类害虫是吸引点之一,而治害虫的科学仪器才是展台的主角,治理草地贪夜蛾的装置十分亮眼。



f1b1937b24bc41f4aae4b912eab21aa2.jpg

主会场植保所展台 展示治理草地贪夜蛾的装置

科研人员介绍,草地贪夜蛾,是起源于美洲大陆的害虫,对玉米、水稻、蔬菜、甘蔗等众多常见作物危害极大,2019年入侵我国,迅速扩散。

“这是上面挂的是草地贪夜蛾,我们用这个装置就可以测出它每天晚上能飞多远的距离,这样的一个装置是可以测它往哪个方向飞。这个虫子是每年从中国的南方往北方一代一代地迁飞,我们通过这个方向和距离就能知道它从这个地方到下个地方大概能落在什么位置。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提前能够预判它的一个发生区域,进而实施对应的防治措施,把它的危害减到最小。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我国现在已经把草贪的危害已经控制到最低了。这个技术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



105ca718886f457f922065864bd78731.jpg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分会场,孩子们近距离了解害虫

在分会场,院属各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位于浙江的中国水稻研究所此次开放日的主题是“亲近稻田 科普赋能提升全民科学素质”,220多位中小学生及家长走进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基地,听科普讲座,体验下田插秧,沉浸式学习水稻科学知识。

家长:带孩子认识水稻的一些知识,科研人员又带我们到田里进行实际的操作。从插秧开始,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同时也是对农民伯伯整个的种田过程也有一些了解,我觉得对于娃从小的培养还是有一个很好的教育意义。



285991f3ca6447c9ac7e9173406c7f67.jpg

中国水稻研究所带领学生和家长体验下田插秧

中国水稻研究所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申红芳介绍,希望通过这次开放日活动,带领青少年和家长,不仅了解农业科技和水稻科技,还为孩子们种下一粒农业科学的种子。

申红芳:通过机插秧、人工插秧等示范讲解,让青少年俯身插秧、躬耕稻田,亲身体验插秧这个过程,感受传统农耕文明和现代农业科技进步的结合,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在心中种下农业希望的种子。

农业科普大讲堂 听权威的农科信息



b73ebcd145f043e7b7d1e2c386e26884.jpg

农业专家和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大讲堂

在科普大讲堂环节,农业领域的专家和科研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人工智能农业科技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赵瑞雪向公众分享了AI的多样应用场景,并带来一款懂农业知识的数字人。

操作人员:请介绍一下临夏地区小麦种植品种。数字人:在临夏地区主要种植的小麦品种以冬小麦为主,气候条件适宜小麦生长。从临夏县统计局针对小麦苗情、墒情、长势、病虫害进行的调查来看,今年的气候条件对小麦生长非常有利……

此外,还有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的专家围绕生物制造、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主题,开展农业知识讲解。

7年吸引4112万社会公众参与 有力推动农科知识传播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表示,农科开放日面向社会公众展示前沿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农业科学知识,营造关心支持农业科研的良好氛围。

杨振海:我们积极开展以农科开放日为代表的科普品牌活动,面向全社会开展科普解读、实验室参观、动手实验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生动展现农业新质生产力和农业科技成果,吸引社会公众和中小学生走进农科,探秘农科。



2f1c2326ef6b47229533069180fa1526.jpg

农科开放日吸引众多孩子家长

今年的农科开放日共吸引超500万公众参与,自2019年首届农科开放日举办以来,已累计吸引4112万社会公众线上线下参与,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助力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当前,夏粮收获即将大规模开启,华夏大地,茫茫麦田,一片忙碌景象,这忙碌的身影中少不了农技人员。杨振海指出,中国农科院专家团遍布全国各地,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科技智慧。

杨振海:我们组建了涵盖粮棉油、肉蛋奶、果蔬茶、植物保护等主要产业的18个产业专家团,为全国30个省市的农民、企业等提供科技服务,普及科学知识,助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丰收丰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科技日报]研究发现黄麻纳米纤维素可成益生菌“防护盾”
    2025-07-09
  • [工人日报]生态低碳栽培显著提升茶园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
    2025-07-09
  • 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阿维菌素的绿色制造新策略
    2025-07-09
  • 光热储一体化新模式助力温室环控绿色转型
    2025-07-09
  • 控制桃子软化速度的关键基因找到了
    2025-07-09
  • 敲除小鼠沉默子影响细胞重编程
    2025-07-09
  • 青稞β葡聚糖联合乳酸杆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
    2025-07-09
  • [人民日报]粮食主产区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更多“好粮食”变成“好产品”(三夏进行时)
    2025-07-09
  • 桃多组学数据库发布
    2025-07-09
  • 研究发现猪骨骼肌生长发育关键基因所
    2025-07-09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