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经济参考报]守好餐桌“入口关” 科学存储食用油实现“吃得香,吃得放心”

发布时间:2025-06-25 |来源: 经济参考报|作者:郑明明
字体 小 中 大

在日常生活中,食用油是不可或缺的厨房必需品。它不仅承载着烹饪的香气与味道,更是人体三大必需营养素之一——脂类的主要来源。随着慢性疾病的多发与早发,公众对“吃什么油好”“怎么吃油”的关注日益提高。

油脂的结构决定了其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氧化。家庭用植物油在不开封的情况下,货架期一般可以达到18个月。一旦开封后油脂与空气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氧化。尤其是在高温和强光的环境下,如夏季的厨房中,油脂的氧化速度将大大加快。郑明明团队对菜籽油、大豆油等常见植物油进行了模拟家庭储存条件下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开封后1到2个月内油脂的过氧化值明显上升,甚至超过国家标准,出现变质迹象。

油脂在氧气和光照等条件下极易发生氧化,这一过程会显著影响其品质和安全性。氧化后的油脂会裂解为低分子的醛、酮、酸等物质,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并产生令人难以接受的哈味、辣味、苦味和涩味,导致食品风味和整体品质明显下降。与此同时,自由基的生成会破坏油脂中原本含有的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等有益成分,使其营养价值大幅缩水。因此,防止油脂氧化从日常保存做起,良好的保存方式是预防油脂变质的关键。开封后的食用油要及时拧紧瓶盖,避免长期敞口暴露。储存时应远离灶台等热源,避免阳光直射,环境温度最好控制在25摄氏度以下。如条件允许,将小包装油放入冰箱冷藏更有助于延缓氧化。光线也是影响油脂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阳光中的紫外线和蓝紫光会加速油脂氧化,因此不宜将油瓶放置在日光直射处。建议选择深色包装的油品,如绿色或棕色玻璃瓶,以降低光照带来的影响。

在选购油品时,家庭用油更适合选择容量适中的小包装油,尤其在高温季节。开封后的食用油应尽量在1至2个月内用完。如需购买大包装油,应及时分装至小瓶,减少每次开盖暴露在空气中的频率。良好的储存习惯不仅能有效延长食用油的新鲜度,也有助于保障家庭饮食的安全与健康。添加抗氧化剂可以有效抑制开封后食用油氧化进程,是日常生活中保障食用油品质的有效手段。常见的天然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E、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脂溶性维生素C)、脂溶性茶多酚等,其安全性高,有限延缓油脂氧化。研究也表明,抗氧化剂不仅能保持营养成分,还能抑制有害物质生成,是“清洁标签”理念下的科学补充。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放心的用油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消费者仍误以为包装上的“18个月”保质期就是实际使用期。事实上,这一保质期仅指在密封、避光、低温等理想条件下的储存时限。一旦开封,尤其在夏季,油脂品质可能在一个月内就明显下降。因此,仅依赖标签判断油脂是否安全并不科学,更应结合开封时间与保存条件综合判断。由于食用油并非一次性用完,反复开盖和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会显著加快氧化过程。当前国内市场上多数产品包装仅标注保质期,未明确开盖后的建议使用时限,容易造成消费者误判。为此,应借鉴国际经验,在包装上明确标注“开封后请于××日内用完”等信息,类似婴儿奶粉等食品的做法,以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使用食用油。

保障食用油的品质安全,不仅依赖于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也需要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包装标签上的持续改进。标签标识应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帮助消费者更清晰地理解油品的使用规范,养成科学、合理的用油习惯。

正确认识油脂氧化的过程,合理保存和使用油脂,是每个家庭应具备的基本常识。只有守好餐桌前的“入口关”,才能实现“吃得香,也吃得放心”。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人才联合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交叉融合学术交流活动在京举行
    2025-06-27
  • “三好五减”技术助力桃产业升级
    2025-06-27
  • [人民政协网]解锁美食香气密码:新型技术如何让食品风味更迷人?
    2025-06-27
  • [人民数字联播网]我国科学家发现油菜增产关键新基因
    2025-06-27
  • [工人日报]重要成果!我国科学家发现油菜增产关键新基因
    2025-06-27
  • 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努力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创新高地
    2025-06-26
  • [人民政协网]我国科学家发现油菜增产关键新基因
    2025-06-26
  • [人民政协网]我国成功研制一种改善视力和免疫系统功能的酯质高效合成新方法
    2025-06-26
  • [央视新闻]我国科学家发现油菜增产关键新基因
    2025-06-26
  • [科技日报]新型纳米气凝胶破解宠物急性出血难题
    2025-06-26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