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篮经济”,是以特色水果为核心载体,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水果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乡村多元价值转化提升的经济新业态。近几年,我国水果产量持续增加,供给充裕,市场竞争激烈,在这一前提下,挖掘水果的多元价值,持续打造更多“周边产品”和服务场景,既有利于拉动乡村在地化消费,也有利于促进水果产业发展。
水果具有独特的外观、口感、营养,果树形态各异,还有很多古树历史悠久,具有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但人们对水果多元价值的认知、挖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经济发展、产业进步、消费升级逐步演进的。发展“果篮经济”是对农村三产融合、乡村多元价值提升的探索和实践。
“果篮经济”丰富了乡村多元价值的认知。推动三产融合,需要在乡村资源禀赋基础上不断发掘其多种功能和多元价值。休闲农旅的风行,文创产品的打造,康养研学的兴起,体现了人们对农业文化传承、休闲娱乐、养生健康、教育教化等功能价值的认知不断拓展与深化:农村是具有多重功能的空间,农业是多元价值的客观载体,场景丰富的“果篮经济”更是乡村多元价值的理想载体。
“果篮经济”促进了多元价值的转化融合,为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与生产价值、经济价值的正向互动和转化创造了条件。比如,发展生态果园休闲采摘,既改善了生态环境,也提高了果品品质,带来更高的经济价值。广东荔枝借助《长安的荔枝》引爆的文化现象和超大流量,与历史、文化、民俗进行充分的联结与绑定,由特色果品升级为“文化符号”,变成传递区域文化的载体。这既提高了果品附加值,又带动了文旅消费,还催化出一系列文创产品,实现了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共同提升。
“果篮经济”探索了多元价值的提升路径。农业多元价值的提升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撑。山东进行“南果北种”和“洋水果国产化”,产出了高价值果品,为休闲采摘和乡村旅游创造出更丰富的场景,而这一切离不开适宜的品种、完善的设施装备和配套的种植管理技术。两广的荔枝,只有借助现代保鲜科技和冷链物流,才能突破时空限制,成为全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宠儿。现代科技还为果品营销和乡村旅游不断开辟新模式。比如,借助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可以实现“云游”产地,在线深度体验果园日常管理,增强消费信任。
文化助力,科技赋能,“果篮经济”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更好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探索了一条新路径,也为充分挖掘和利用包括水果产业在内的乡村价值资源,通过产业融合、要素融合、价值融合,促进多元业态在乡村落地生根提供了很好的样板。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在加快发展“果篮经济”的过程中,也存在同质化和过高溢价的问题。一些地区的果园在采摘、休闲旅游、民宿等方面提供的服务体验单一,文创产品相似,产地故事和品牌故事雷同,无法体现地域和产品特色,容易造成消费者审美疲劳。有的过度营销稀缺性和情怀,果品贴上“洋标签”或“古树标签”后溢价过高,与实际品质不相匹配,过早消耗消费者的热情和信任,不利于价值的可持续性。
在“果篮经济”发展和多元价值提升中,果品质量和产品价值始终是市场竞争的核心,水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始终是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要夯实产业基础,以优质的水果产业资源,筑牢乡村旅游根基,凝练区域果品文化内核。要以科学合理的品种搭配和产期布局,以绿色可持续的果园生态环境,以稳定优良的产品品质,以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场景,以差异化分层化的周边和文创产品,以独特可信的品牌故事、产地故事,吸引消费者,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合理的品牌溢价、文化溢价,推动多元价值的良性互动和共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