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工人日报]用于高效农药递送的可喷施短纤维载体研发成功

发布时间:2025-09-09 |来源: 工人日报|作者:黄哲雯
字体 小 中 大

15697816643784.jpg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分子靶标与绿色农药创制创新团队,于近日开发出负载农药咯菌腈的可喷施短纤维悬浮剂,实现了良好的叶面沉积和抗冲刷性,从而提高了农药利用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尺度(Small)》上。

该研究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和氨解法,开发了由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羟基丁酸酯构建的高长径比短纤维载体。这些高长径比短纤维可以有效锚定在水稻叶片乳突的间隙内,实现了较高的持留率,同时提高了抗雨水冲刷性能。短纤维载体与传统微球相比,最大稳定持留量提升至少1.47倍,冲洗试验中持留量提升至少1.43倍。

通过有限元法构建载药微纳颗粒与水稻叶面微观模型并进行力学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短纤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和概率,进而实现了均匀的应力分布。 

此外,短纤维悬浮剂还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pH响应释放性,能有效抑制黄瓜灰霉病和水稻纹枯病。在模拟降雨条件下,其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商业化悬浮剂。

同时,短纤维悬浮剂对斑马鱼的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资助。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2025-09-10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与盖茨基金会共商未来合作
    2025-09-10
  • 缓释胶囊提升昆虫病原线虫应用效果
    2025-09-10
  • 生物炭助力植物抵抗微塑料污染
    2025-09-10
  • 玉米抗虫“刹车基因”被发现
    2025-09-10
  • 致全院教职员工的慰问信
    2025-09-10
  • [光明日报]棉花新种中棉所158成功选育转化
    2025-09-09
  • [工人日报]性信息素与寄主挥发物协同调控绿盲蝽行为
    2025-09-09
  • 习近平回信勉励全国特岗教师代表 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 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李强对做好特岗教师工作作出批示
    2025-09-09
  • 习近平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
    2025-09-09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