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光明网]《智造未来》种源安全 吃鸡自由——白羽肉鸡自主育种

发布时间:2025-06-04 |来源: 光明网
字体 小 中 大

在人类的餐桌上,鸡肉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当你咬下一口美味的鸡肉时

是否有过这样的担心:

如果有一天

鸡被我们吃光了怎么办?

88aedd1c850829a3c1b10a.jpg

“无鸡可吃”的情况不是天方夜谭

因为作为鸡肉供应主力鸡的白羽肉鸡

并非中国本土鸡

曾经,我国为了保证鸡肉市场供应

只能被迫不停进口

为什么我们会因为吃鸡被国外“卡脖子”?

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

国产白羽肉鸡是如何逆袭的?

88aedd1c850829a3c1cb0b.jpg

让我们从白羽肉鸡的繁育开始说起

我们吃到的白羽肉鸡是商品鸡

想培育一只商品鸡

需要往上数四代:

曾祖代种鸡、祖代种鸡、父母代种鸡、商品代肉鸡

88aedd1c850829a3c1d80c.jpg

只有原种鸡和曾祖代种鸡才能实现鸡生蛋、蛋生鸡

育种公司不会出售这些“能下金蛋的鸡”

父母代产生的商品代鸡只能产肉用,不能留种

到了商品代鸡,它们就失去了杂交优势

我们只能每年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我国每年要引进80万至120万套祖代鸡

每年光引种金额就要花费4,000万美元左右

还要随时面临断供风险

88aedd1c850829a3c1e30d.jpg

为了打破种源困境

2009 年起,我国启动白羽肉鸡自主育种攻关

白羽肉鸡育种是一代一代优中选优的过程

同时对多群鸡进行选育

每群鸡都各具特性

让特性显著的鸡群进行纯系繁育

从后代中挑出特性更突出的鸡保留下来

如此循环往复

鸡的优点一代代不断增强

担负起繁殖千万后代的重任

88aedd1c850829a3c29a0e.jpg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文杰介绍

在选育时

要综合白羽肉鸡各方面的生产性能

如果想达到国家审定标准

需要选四个世代以上

筛选的指标包括饲料转化率、胸肌大小等超过50项

88aedd1c850829a3c2a80f.jpg

如何才能快速检测、精准育种?

答案藏在“基因芯片”中

2017年,科学家研发出国内首款鸡芯片

芯片内整合了白羽肉鸡约5万个基因组数据

根据基因组数据来判断小鸡未来的生长情况

在全基因组育种技术的加持下

白羽肉鸡的自主育种进程进一步加快

经过13年时间

2021年,“广明二号”“圣泽901”等3个品种通过审定

我们终于有了自主育种的白羽肉鸡

88aedd1c850829a3c2c010.jpg

“从0到1”突破的背后

是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汗水

如今,国产白羽肉鸡不仅自给自足

还出口到了坦桑尼亚等多个国家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鸡遗传育种团队首席、研究员赵桂苹介绍

我国自主培育的品种如“广明2号”

已经达到了与国际品种并跑的水平

但我们的育种价格更低

还会提供一系列配套的技术服务

这大大提高了我国畜禽品种的国际竞争力

让白羽肉鸡“扬帆出海”,走向国际

88aedd1c850829aa5c4520.jpg

小小白羽肉鸡

从被国外“卡脖子”到成为行业“扛把子”

背后是综合国力全方位的提升

这是一场餐桌上的自主创新突围战

中国农业用硬核科技

打破传统产业的天花板

向世界讲述着饱含智慧与勇气的中国故事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吴孔明到加工所调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2025-06-05
  • [农民日报]科技助农结“金果”
    2025-06-04
  • [人民日报]这些蔬菜咋挑选(信息服务台)
    2025-06-04
  • [CCTV-13]《新闻联播》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全方位提升粮食产能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5-06-03
  •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痛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风险
    2025-06-03
  • 有效态重金属影响稻田土壤微生物耐药性
    2025-06-03
  • 大蒜素促进奶牛瘤胃微生物群尿素氮代谢流
    2025-06-03
  • 光谱分层智能模型提升农田土壤重金属预测精度
    2025-06-03
  • 华北平原冬小麦遥感测产与水肥智能调控技术取得突破
    2025-06-03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我们的名字叫“长江”——三个沿江村庄的变迁故事
    2025-06-03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