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分享到

[总台中国之声]这些都市土特产都去哪儿了?

发布时间:2025-05-29 |来源: 总台中国之声|作者:朱敏 伍黎明 张寄予
字体 小 中 大

随着农产品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我们渐渐发现超市里日常购买的农产品集中在几个大品牌,全国连锁超市似乎都长着一样的面孔。尤其对都市市民来说,小时候的味道渐行渐远,那些原产于都市周边的土特产难觅踪迹。事实上,一些都市农业土特产仍然以小而精、少而美的形式存在,只是受人工、土地等成本高影响,产量受限。在大品牌农产品占据市场的当下,都市农业土特产如何突围,走出一条独特的赛道?

不久前,北京北四环附近的一家市集开张。昌平草莓、密云西红柿、北京油鸡等上百款老北京土特产售卖。73岁的市民陈兵特意坐公交车赶来,只为吃上这口想了很久的老味道。

陈兵:我开车到几个农庄,北郊区农庄他们种的老味道可以去那买点,超市是买不着老味道的。我就对北京的口味(想念),希望咱们北京的一些主要的超市,或者是慢慢扩展到各个超市,能设一个北京老口味菜的专柜,哪怕价格高一点,我也愿意去买。

陈兵所说的便是当下一些都市土特产面临的现实。

a07.png

怀柔板栗

怀柔板栗,它口感香、甜、糯,北京人就好这口儿,然而,出了北京,没有多少人知道怀柔板栗,哪怕北京市内的连锁商超,也很难见到怀柔板栗的身影,而是被种植规模大出好几倍的河北迁西板栗占据。90后的北京怀柔人李思鹏道出了怀柔板栗目前种植的现状。

李思鹏:随着栗农年龄的增长,(种植户)一定是呈下降趋势。年轻人参与的基本上都是品牌和流通的环节,在生产者这个角色上来说确实不多。年轻人是指的70后。

a10.png

作为一名创客,李思鹏惦记家乡这些土特产,九年前投身怀柔板栗的品牌开发。产量拼不过,就拼品质,拼产业链,拼文化。如今,李思鹏的板栗合作社规模在怀柔数一数二,产品销售渠道瞄准炒货商、奶茶店、高端餐厅商超等。

李思鹏:面向的是炒货商,还有新消费。新消费就是奶茶品牌、头部的烘焙品牌都是我们服务的客户,包括连锁的餐饮品牌,就是我们会做一些更多的精深加工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的原材料它不是占很大的比重,因为原材料它没有溢价,我们很难去反哺给老百姓,所以我们做的都是一些相对来说有市场竞争力的。

a02.png

巫山脆李

同为90后新农人的彭军,是土生土长的重庆市巫山县人。他所在的柑园村以种植巫山脆李为一大特色。从小吃着香甜的巫山脆李长大,如今彭军接过父母的李园,当起了果农。他将家里原来十几亩的果园扩大到现在的五六百亩。

彭军:小时候感觉特别香、特别甜的那种,而且它是很老很老的一种品种。我们年轻人在外面去读书,有时间给老师或者朋友寄一点过去尝一下。然后我们就发现可不可以发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这个品牌,起到一个宣传作用。

当地政府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宣传巫山脆李品牌。电商与物流的快速发展、当地的扶持,让巫山脆李这个原本只弥漫在川渝地区的香气飘向了长三角、珠三角。如今,这一全县30万亩规模的小众土特产,每年为全县带来超21亿元的综合产值,也为彭军带来20万元左右的年收入。

a04.png

然而,如今巫山脆李不仅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对抗气候的变化。

巫山县果业中心副主任 黄明:从2020年开始成熟季有降雨,它会加重我们的果实裂果,这个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所以这几年我们在防裂这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栽培技术上、地面的开沟排水、肥料营养均衡、从地面上覆膜壁控水,树冠上面的避雨,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和示范。

a01.png

彭军和他家的巫山脆李

为此,彭军也不惜花重金尝试大棚新技术,希望在不影响果实品质的基础上,达到抗风险的效果。

彭军:今年我们做了10多亩的防雨大棚,花了30多万,尝试一下看这个大棚的效果怎么样。巫山县政府也在大力地想办法引进一些外面的好大棚技术。如果说效果好的话,明年我们会把所有的这个果园全部覆盖大棚。在保住品质的基础之下,再把我们的种植面积扩大。

都市农业土特产,既承载着市民们的乡愁,也蕴含着独特的品种价值。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合光指出,这些土特产不仅面临外部同类产品的竞争,随着城市的发展,它们自身的种植空间也被压缩。

刘合光:都市农业的生产者、劳动力成本在上升,用地成本也在上升,如果在面临这个竞争中,不开发出优势来的话,可能在竞争中会呈现萎缩的局面。消费者会因为消费到某些农户的单个产品的不利影响,对整个品牌的影响就不太好。所以把农户组织起来,把品质控制起来。土特产它有一个集中季节性的上市,市场容量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拓展,可能面对销售难的问题。

刘合光认为,都市农业土特产要突出重围,需要走高质量发展,也就是技术升级之路、数字化发展之路以及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刘合光:这个土特产的发展,它不光是需要把产品卖出去,另外要把文化、加工、服务都给加在一起,取得综合的收益,而且互相之间还有个融合的效果。比如说消费者过来体验这个土特产生产,了解这个土特产的文化,增强对这个土特产的信赖,农民可以既有卖产品的收益,还可以有卖文化、卖服务的收益,卖加工产品的收益。所以融合的发展思路比单打的这个思路可能更好。

巫山脆李正在走的是高质量发展之路,黄明表示,在目前脆李已经有了很好的市场基础之上,将加快全产业链打造。

黄明:通过这10多年的时间,打造了一个巫山脆李的1.0版本,我们的规模、美誉度,包括一些基础品种,有一定的基础了之后,那么在下一个10年,我们县通过加快全产业链的打造,形成一个2.0版本的高质量发展通道。

a09.png

怀柔板栗

李思鹏正倾力打造怀柔板栗的品牌,走的是三产融合发展之路,他想让怀柔板栗成为像美国夏威夷的巴旦木、日本神户的和牛那样响亮的地标品牌。

李思鹏:怀柔板栗因为它守着我们的长城,中国栗子跟长城自500年以来它就是共生的,它更能代表的是我们中国的一张标签和名片。怀柔板栗地处于首都京郊,它更应该是围绕我们的城市居民,围绕产业融合,塑造我们的中国板栗品牌。让更多的消费者来到怀柔,来到北京,因为一个栗子的符号和标签去了解一座城。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光明日报]渗入乡土,AI是一粒怎样的种子
    2025-05-29
  • [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2025-05-28
  • [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2025年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今年收成怎么样 如何确保颗粒归仓?
    2025-05-28
  • 农科讲坛邀请柴秀娟讲授人工智能赋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及未来趋势
    2025-05-28
  • [科技日报]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衡水试验站揭牌
    2025-05-28
  • 让红领巾在新时代更加鲜艳——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信引领少先队事业新发展
    2025-05-28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勇立潮头竞风流——科技工作者大有作为(上篇)
    2025-05-28
  • 万建民院士团队揭示G蛋白调控油菜素甾醇信号传递机制
    2025-05-28
  • 芽囊原虫调节代谢健康的潜在机制
    2025-05-28
  • 研究发现一种新型广谱抑制I型疱疹病毒药物
    2025-05-28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