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活动
分享到

油料所高油油菜品种产业化演绎三赢奇迹

发布时间:2012-05-03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字体 小 中 大

    日前,在湖南澧县召开的高油双低油菜产业化现场观摩会上,湖南盈成油脂工业有限公司通过免费供种,建立高油油菜原料供应基地,创造了企业、农民和消费者三赢的高油油菜产业化模式。
    盈成油脂总经理叶静刚介绍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提供高油、高产、抗倒、抗病、适于机械化收获的油菜新品种中双11号良种,通过统一免费供种、统一技术指导服务、统一优价收购,该公司已在洞庭湖平原建立中双11号种植基地30多万亩。
    中双11号是油料所选育的油菜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含油量高达49.04%,是国家审定的首个含油量超过49%的油菜品种,含油量比长江流域一般推广品种高5个百分点以上,国家区试平均亩产167.23公斤,与杂交对照秦优7号相当,平均亩产油量82公斤,比秦优7号增产6.31%。该品种具有强抗倒伏、高抗裂角、抗病性强、株高中等偏矮和成熟一致性好等特点,是目前我国最适合于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中双11号品质也十分优异,对健康有益的油酸含量高达56%-59%,芥酸含量降到了零,硫甙含量仅为18.84 mol/g(饼),大大优于国际双低标准。



 

    在盈成油脂科技示范园,园区负责人向大家介绍,为了筛选优良油菜品种,盈成公司收集了全国8个油菜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由于不久前澧县刚刚经历了一场7级左右大风天气,参会代表们注意到,园区种植的8个油菜品种,除了中双11号挺拔不倒之外,其余品种全部倒伏在地。在前往盈成公司种植基地观摩途中,代表们一路上看到了同样的情形。
    叶静刚总经理告诉记者,中双11号既解决了农民关心的倒不倒、病不病的问题,也解决了企业关心的出油率高不高的问题,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农民种植效益,同时也十分有益于消费者健康。
    通过统一免费供种建立中双11号种植基地,盈成公司优质原料供应获得了保障。中双11号出油率比一般油菜品种高出5个百分点,每百公斤中双11号菜籽能多榨出5公斤的菜籽油,相当于企业增加了15%左右的纯利润。由于使用中双11号优质菜籽作为原料,同时借助合理营销,公司品牌大大提升,2012年“盈成双低菜籽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称号。
    盈成公司的高油油菜产业化模式也深受农民欢迎。免费统一供种,既减轻了农民负担,又使种子质量得到保证。更为重要的是农民种植油菜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为提高农民积极性,盈成公司拿出了部分利润,加价8%左右收购中双11号,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由于中双11号强抗倒伏和适于机械化收获,相比一般油菜省事省工,节约了劳力投入成本。
    盈成公司依托中双11号优良品种,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健康的食用油产品。由于中双11号菜籽油中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类疾病的油酸含量高达56%-59%,比一般油菜品种高出5个百分点,仅次于橄榄油,又富含橄榄油所没有的亚麻酸等有益成分,被公认为是目前最健康的食用油。(通讯员 余波)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光明日报]ARC生物耦合技术助力盐碱地大豆增产
    2025-10-13
  • [新华网]姚宗路:政策项目技术协同推进 助力农业废弃物高值利用与绿色转型
    2025-10-13
  • [中国科学报]创纪录!我国两百万亩玉米实收单产首破1200公斤
    2025-10-13
  • [光明网]藏粮于技,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广德探索
    2025-10-13
  • [CCTV-4]《今日环球》中国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效果显著
    2025-10-13
  • [新华网]科研机构与企业深化战略合作 共推肉鸭联合育种创新
    2025-10-13
  • [新华社]中国农科院牧医所与中牧集团将合作推进肉鸭育种创新
    2025-10-13
  • [CCTV-13]《朝闻天下》我国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效果显著 
    2025-10-13
  • [人民日报]抢!应对连阴雨,秋收一线直击(秋收进行时)
    2025-10-13
  • 习近平将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2025-10-13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