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活动
分享到

新型酶法破解副产物绿色转化难题

发布时间:2025-11-14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价格研究所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联合国内高校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效裂解酶,对硫酸软骨素的定向酶解效率较商业化酶提高50%,兼具显著的减排与资源化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清洁生产杂志(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

肉类加工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含硫酸软骨素等糖胺聚糖的骨副产物和废水,不仅造成水体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升高,也导致生物资源浪费。

科研团队发现,假节杆菌能产生一种可降解污染物的裂解酶。这种酶像一把“生物剪刀”,其关键部件是组氨酸271、精氨酸334和酪氨酸280等残基,通过“两步质子转移”机制精准切断化学键。用于废水处理后,水体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指标降低40%,实现了污染物减排与资源回收的协同增效。该研究阐明了假节杆菌来源软骨素裂解酶在畜禽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中的作用机理,建立了“环境微生物挖掘—合成生物学优化—酶学机制解析—清洁生产应用验证”的一体化技术路径,为畜禽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方案。

该研究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 杜坷)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5.146834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的产生导致种群适合度降低
    2025-11-14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党章集体学习
    2025-11-14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2025年工会干部培训班
    2025-11-14
  • 中国农业科学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开展京区单位第五届“消防技能比武”活动
    2025-11-14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11-14
  •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非共商加强农业科技合作
    2025-11-13
  • 优势近缘种为油菜抗性改良提供新路径
    2025-11-13
  • 茶树介导的植食性昆虫互作机理解析
    2025-11-13
  • 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产业专家团积极响应“奋战60天”下沉一线指导秋冬播生产
    2025-11-13
  • [农民日报]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召开小麦优质高产与绿色防控技术示范观摩会
    2025-11-13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