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三农一线
分享到

玉米密植高产技术落地 助力开鲁县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1-06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字体 小 中 大

  12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内蒙古开鲁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玉米密植高产技术等优秀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带动提升开鲁县和周边地区玉米种植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作科所领导和开鲁县县长刘洋、通辽市农牧局副局长马俊岭出席签约仪式。

  

  作科所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开鲁县是玉米生产大县,具有巨大的粮食增产潜力。合作协议签署后,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面向东北玉米主产区开展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及全程机械化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争通过“十四五”期间的科技帮县,促进全县玉米单产提高200公斤,实现全县粮食增产5~7亿斤。通过开展“田间课堂”,示范先进生产技术,为开鲁县和通辽市培训农技推广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希望双方共同努力,将开鲁县促粮增产工作做实做强,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乃至东北春玉米区的产量显著提升。充分发挥作科所对粮食主产区乡村振兴的技术支撑作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农民日报]200万亩玉米单产突破1200公斤
    2025-10-14
  • [光明日报]ARC生物耦合技术助力盐碱地大豆增产
    2025-10-13
  • [新华网]姚宗路:政策项目技术协同推进 助力农业废弃物高值利用与绿色转型
    2025-10-13
  • [中国科学报]创纪录!我国两百万亩玉米实收单产首破1200公斤
    2025-10-13
  • [光明网]藏粮于技,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广德探索
    2025-10-13
  • [CCTV-4]《今日环球》中国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效果显著
    2025-10-13
  • [新华网]科研机构与企业深化战略合作 共推肉鸭联合育种创新
    2025-10-13
  • [新华社]中国农科院牧医所与中牧集团将合作推进肉鸭育种创新
    2025-10-13
  • [CCTV-13]《朝闻天下》我国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效果显著 
    2025-10-13
  • [人民日报]抢!应对连阴雨,秋收一线直击(秋收进行时)
    2025-10-13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