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简报2019年第2期(总第24期)
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会议
2月25日,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会议,听取了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我院2019年信息化重点任务的汇报,审议通过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化工作2019年重点任务与工作举措》。
会议强调,院属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更没有‘两个一流’”的观念。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院属各单位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力度,统筹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会议要求,2019年要统筹做好全院信息化工作。一要转变思想,以服务一线科研人员作为出发点;二要重点做好科研人事财务一体化管理系统,着力解决信息基础数字化程度低、统计报表分散、数据孤岛和信息关联不够等痛点问题;三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守底线、讲效率”,尽快推出面向全院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四要注重研究所需求与院机关需求同步;五要加强经费保障,从2020年起,院级层面设立信息化工作经费支持。
VPN与智慧农科协同平台有效集成 即将实现科研人员随时随地访问电子文献资源
经过近半年的设计与研发,院网络中心实现了VPN与智慧农科协同平台的集成登录,即用户仅需要输入一次密码即可10秒内穿透登录到智慧农科协同平台,并通过https加密传输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同时,基于该VPN提供非办公环境下访问国内外电子文献资源的通道,科研人员在基地办公或出差时也能访问文献数据库,不再受地理位置限制。根据院邮箱账户建立了智慧农科平台账户,于3月4日面向全院开通该项服务并群发了邮件通知。
智慧农科协同平台使用范围推广至全院所有单位
智慧农科协同平台个性化上线单位包括院机关和6个院属单位。日前,院网络中心主动为其余未上线的院属单位开通了职能部门负责人以上人员的账号,并通过邮件和电话通知各单位办公室负责人的方式进行系统推广。该部分上线功能包括简版通用收文办理、电子文献数据库访问、出国进程感知、所领导院级请假、日程提醒、发票助手、电子邮件集成登录等,平台支持PC端和手机移动端。由此,智慧农科协同平台使用范围已推广至全院所有单位。
研究所评价系统成功支撑全院2018年评估工作
为支撑我院2018年研究所评价工作,院网络中心研发了我院研究所评价信息系统,全力支撑了我院2018年研究所评价工作。该系统具有161个功能模块,共收集192个评价指标,35389条评价数据、17709个证明附件。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入库,统计研究所评价指标分数300余项,出具数据和分数统计报表十余份,形成了院属各单位2018年的评价分数,使研究所评价工作顺利完成。
CAAS云会务平台正式发布 助力我院2019年工作会议
为了更好地向院所各类学术会议、工作会议提供信息化支撑服务,院网络中心建设并推出“CAAS云会务平台”。该平台支持快速创建会议PC网站/微网站、在线报名、在线投稿与审稿、电子签到、证件打印、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等功能。2019年1月,该平台助力我院2019年工作会议,为我院参会代表提供了网上报名、电子签到、PC/微端获取电子会议资料、会议日程短信提醒、参会人员统计等服务,开创了院工作会议全程电子化的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于院工作会议的实际体验后,院网络中心向全院科研管理人员群发邮件通知,陆续收到了院所的积极反馈。
CAAS云视频平台正式发布 打造高效便捷的协同环境
1月24日,“落实院所办企业严防‘四风’问题集体约谈”视频会议运用了云视频平台系统,标志着CAAS云视频平台正式投入使用。为较好地支撑全院基于视频的业务协同,院网络中心建设并推出“CAAS云视频平台”,面向全院各单位、全体科研人员,借助软件终端(PC客户端、移动APP)和硬件专用终端,提供基于云视频的信息化服务。CAAS云视频平台基于公有云模式,采用新一代MCU架构、可伸缩视频编码等关键技术,支持召开多方交互式视频会议,与传统视频会议模式相比,云视频具有随时随地组会入会、操作运维极简、安全可靠等特点,支持全院大会、院所业务部署会、团队研讨会、学术会议直播等应用场景。
2018年中关村院区网络安全概况
2018年,院网络中心采取多种技术手段面向全院,尤其是中关村院区,开展网络安全工作,全年无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全年通过院信息化联络员群、邮件的方式向全院各单位通告重大网络安全漏洞及病毒攻击风险6次;面向中关村院区12个研究所共开展12次服务器主机及Web应用漏洞扫描,检测到主机高危漏洞144类,Web应用高危漏洞17类;中关村院区核心出口共拦截各类攻击300多万次,处置网络安全风险23起;落实上级部门要求,共完成两会、博鳌亚洲论坛、青岛上合峰会等国家重大活动期间网络安全保障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