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农业科学家】油菜铺就致富路 实干打造幸福村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是必须如期实现的硬任务,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中国农科院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院党组以上率下,统盘谋划,带领全院广大科技人员,突出精准帮扶,加强科技赋能,科技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典型人物和案例的总结宣传,《光荣榜》专栏以2019年度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基础,推出“村里来了农业科学家”系列宣传报道。
田凤坪村位于“世界硒都”恩施市西北角,是全市19个深度贫困村之一。2015年开始,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先后派出四批驻村工作队开展帮扶。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最关键、最吃劲、任务最重的一年,尽管2020年4月湖北省16个国家级脱贫县均已脱贫摘帽,但按照总书记“要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工作”的要求,为了全村322户1018人的幸福生活,油料所第五批驻村工作队继续竭尽所能筑产业,真抓实干促发展。
第五批农业科技服务队
多措并举 油菜产业促脱贫
“仅靠销售土鸡蛋、油菜花蜜等土特产,我一天就可收入1000多元,已经卖了十几天了”,村民孙琼忙着招待游客,乐的合不拢嘴,村民们做梦也想不到,昔日不起眼的油菜花成了发家致富的摇钱树。如今,曾经深度贫困的山村已顺利实现脱贫出列,全村的产业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发展油菜产业,扶贫工作队提出“统一免费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加价回收、统一花海打造”的思路,将“油菜良种繁育促进农民增收”与“打造油菜花海带动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传统产业从此插上新的翅膀。在工作队的努力下,2019年田凤坪村集中发展油菜良种繁育2000余亩,较上年增加了25%,且油菜花海集中连片、层次分明,花与梯田完美结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
扶贫工作队打造的千亩油菜花海
为配合油菜产业发展,工作队开拓其它高山蔬菜产业,指导贫困户发展羊肚菌产业,通过先进的技术解决了羊肚菌的种植难题,并筛选出羊肚菌收获后的接茬蔬菜与配套模式,让果蔬与羊肚菌“联姻”种植,实现了“一份土地、全年创收”的“万元田”生产目标。
高山羊肚菌品质好供不应求
羊肚菌丰收的喜悦
强化造血 延续帮扶重长效
农旅结合的油菜产业与周年种植的羊肚菌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何让产业继续发展下去?如何让田凤坪实现自我“造血”?第四批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杨中路陷入了深思。
经过反复研究,工作队提出了“121X”的上中下游全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即1个高山试验基地,2种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发展模式,1种技术与服务落地应用的保障制度(农业科技服务队),探索X种多元配套产业。前面的“121”是村民收入的“底薪”,后面的X就是激发村民自由发展的“提成”。
工作队引种的高山西瓜获得丰收
这个X很快显示了效果:500亩藤茶实现了每亩收入过千元;“青贮玉米-牧草大豆种养结合的探索实现亩产高蛋白饲料近万斤;油菜收获后种植葵花和观赏型芝麻花;栽种芝麻叶鲜食品种;开展马铃薯晚疫病和核桃炭疽病防治实现丰产丰收;整合电商、物流、民宿等平台资源协同发展等,田凤坪的产业大树逐渐开枝散叶。
杨中路开展 “青贮玉米—牧草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田间调查
春风化雨 苦干实干换真心
“自己干容易些,教大家更难,不仅要做示范,还要苦口婆心的反复讲。”工作队沉下心思考、弯下腰干活、抬起头宣讲,为了500亩藤茶,大家亲自撒灰划线、起垄整田,满头是汗,浑身是土,经常忙到半夜。为了5亩核桃病害防治,小姑娘也背起药桶上山打药。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为转变贫困户对村干部的消极思想,工作队把贫困户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帮忙上户口、做体检、办报销;看到重度残疾的低保户生活困难,他们及时为其送风扇、买收音机、申购护理床,主动捐衣赠物……他们带着满脚的泥趟出幸福路,用胸中的火点燃致富心。
村书记李纯乾感慨的说:“中国农科院派来的工作队个个都是好样的,发展产业有思路,带动致富有方法,艰苦环境沉得下来,关键时刻挺得上去,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工作队。”
杨中路在田间地头向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
共抗疫情 广开销路稳增收
2019年12月,第五批工作队开始了新的驻村帮扶工作。杨中路手中的接力棒交给了郑明明。肆虐的疫情让小山村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工作队的努力却一刻也没有停止,工作队一边加强线上联系,一边审时度势,思考着战“疫”之策。
2020年3月,工作队瞄准线上流量暴涨的机会,给线下的旅游来了把“饥饿营销”。工作队精心拍摄了一部油菜花海的宣传片,并通过新媒体和自媒体等渠道广泛推介。千亩花田的美景很快吸引了大量眼球,不能实地参观的人们开始积极“下单”,土鸡蛋、洋芋、烤玉米等土特产品持续热销,村民每天收入超过1万元,虽然油菜花期的参观人数大幅下降,但全村通过销售农产品收入20多万元。
线上消费火了,工作队的热情更高涨了,新点子也是层出不穷。大家引入紫色、粉色、白色等多彩油菜品种,研究如何延长油菜花期、让油菜反季节开花等技术,种植接茬观赏型作物如葵花、酿酒高粱等,打造高山“菜花蜜”、富硒菜薹、富硒菜籽油等特色农产品,做到目有所赏、口有所品、手有所购、归有所恋。
油菜花开放期间,村民销售特产小吃恩施炕土豆
郑明明感慨的说,“原来的村子就像一张白纸,经过几届队员的奋力描画,五彩斑斓的美丽乡村已经逐渐立体起来,幸福的生活也越来越近。作为最后一棒,我们一定要全力冲刺,为脱贫画上圆满的句号,为振兴打好坚实基础。”
郑明明(右二)指导贫困户加强油菜田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