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进事迹

幼龄反刍动物培育领军人一一记全国农业先进个人获得者饲料所刁其玉

发布时间:2018-11-20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刁其玉,男,汉族,1958年6月生,1998年留德归国,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反刍动物饲料团队首席科专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北京市和农业农村部一等奖和二等奖各2次,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奖,2016年荣获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称号。

幼龄反刍动物培育取得重要技术突破

       刁其玉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党员所应该具有的“特殊性格”和“特殊材料”,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刁其玉不仅注重个人素养的提升,还能够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与团队成员团结一致,真诚待人,他带领的团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严谨对待科学试验,积极参加研究所举办的各类活动和各类公益活动。

      “喂牛养羊”是刁其玉研究员的特长,他从德国回来后一直从事反刍动物的营养生理研究工作,他深入牛场和养殖户一线调研发现,我国奶牛的产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犊牛及后备牛生长发育受阻,我国犊牛传统的培育方法是,犊牛吃鲜奶60天,期间消耗鲜奶300-400公斤,后备牛初次配种在16个月左右,延迟2-4个月,后备牛培育滞后严重影响了奶牛群体结构的更新和奶牛的健康。“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他带领研究团队,首先研究了后备牛的基本消化生理和营养特性,得出了我国犊牛的消化生理和免疫特点。当时犊牛早期断奶技术已经是发达国家奶牛饲养技术手段,代乳品是早期断奶的必备物品。代乳品的主要原料是奶粉、乳清粉等奶制品。我国的奶制品主要靠进口,如何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他和团队成员进行多个方面的攻关,立足我国现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是他们的基本思路,经过理论、实践、犊牛羔羊生产试验,找到了解决的途径,采用国产的大豆、小麦、大米等作为蛋白质原料,将这些原料进行了膨化和灭酶处理,制定出理想氨基酸模式为核心的营养供给,既满足了幼畜的营养物质需要,又降低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初步研制出犊牛代乳品、羔羊代乳品。在动物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刁其玉都能做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改善代乳品的配方和加工工艺及饲喂方式,直到取得满意的结果,成功的研制出我国第一个代乳品产品及犊牛羔羊健康培育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幼畜早期断奶所面临的技术问题。进而又从酸度、营养调控、绿色添加剂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优化技术。目前他们在幼畜培育技术上获得23个授权发明专利和26个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证书。

       我国绵山羊存栏数接近3亿只。然而我国羊产业生产水平比较落后,羔羊成活率不足80%。针对农区和牧区羊的实际,刁其玉带领团队成员从羔羊培育入手,在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基于在犊牛方面的研究基础,研发出羔羊专用代乳品,制定出我国的行业标准《羔羊代乳料》,建立了羔羊早期培育技术体系,羔羊可以在2周龄断奶,肉用羊的出栏时间缩短为5-6个月,为母羊的1年2产或2年3产奠定的基础。

为牛羊产业发展做贡献

        刁其玉主要从事牛羊等反刍动物饲料营养工作,能够常年深入生产一线,特别是牧区和边远地区,了解农牧民的需要,多次深入广西、贵州、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区考察牛羊养殖情况,参加扶贫活动,为农牧民讲授专业知识和新技术。他和团队成员研发的犊牛、羔羊早期培育技术及产品,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犊牛羔羊培育方式,犊牛羔羊健康成长,改善了成年畜的群体结构,为高产和稳定奠定基础,给养殖场(户)带来了实惠,技术深受广大养殖场(户)的欢迎。

       刁其玉研究员及团队建立了以早期断母乳关键技术、标准化养殖技术和配套设施、饲养效果监测评价技术为一体犊牛羔羊早期培育技术体系。示范效果表明:后备牛瘤胃乳头,小肠绒毛等都得到了改善,为以后的消化功能奠定了基础,同时每头犊牛可以节省成本300元以上犊牛哺乳期成活率高于95%,断奶体重达初生重2倍;14月龄体重400千克、体高1.27米达到初配要求;前三个泌乳期共提高产奶量4.5-8.1吨。这项技术产品获得国家颁发的“新产品证书”,已在我国30多个省市的奶牛养殖场和养殖户推广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在奶牛和肉牛的基础上,研发出牦牛犊牛健康培育技术,使青藏高原的牦牛犊牛也可以实施早期培育技术,犊牛30天断母乳,健康成长,母牛及早恢复体况,向一年一产的目标逼近;针对水牛的具体情况,研发出水牛犊牛专用代乳品,早期培育技术让犊牛健康成长,改善了群体结构,减少了成本。

       羔羊培育新技术显示,使用他们发明的技术及产品,在农区羔羊断奶日龄由 90-120天缩短到10-20天,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羔羊早期断奶直线育肥至5月龄达到出栏体重(40kg以上),屠宰率49%;在牧区羔羊的断奶日龄有120-150天缩短到3-4周龄,羔羊5-6个月达到出栏体重,减少草场放牧时间6个月以上,减少了草场的放牧压力,断奶母羊在产后第一个情期,体重高于带羔母羊6.33公斤,发情率提高了18个百分点。目前已经有针对性的研发出南方湖羊、北方绵羊和放牧羊(如藏羊)早期培育技术和操作方案,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刁其玉团队研发出的幼畜早期培育技术及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他被誉为犊牛羔羊早期培育技术和代乳品的开拓者,研究成果被评为国际领先水平,犊牛羔羊的健康生长发育,增加了畜群中的优秀后备畜数量,使畜群的结构得到了改善,成年动物生产性能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得到改善,在科研中践行了“立地”的本质,将文章写在了牛群和羊圈中。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培育出健康的后备畜,为我国牛羊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让农牧民富裕起来。

                                                                                                                                         ——刁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