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改善品质和提高抗逆性为重点,创制了一大批优异育种材料,培育了系列突破性品种。育成了“国稻”系列、“中浙优”系列、“中嘉早”等系列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北京8号”、“北京10”号、“丰抗系列”、“中麦175”、“轮选987”等一批优质高产小麦品种,“中单2号”、“中单808”、“中单909”等丰产、多抗和广适玉米新品种,“中薯系列”早熟优质多抗马铃薯新品种等,并针对主要农作物高产优质与资源高效的多重需求集成了配套耕作栽培技术,为实现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和口粮绝对安全提供了品种支撑和技术保障。
|
名称 |
完成人 |
获奖年份 |
获奖类别与等级 |
1 |
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
万建民 |
2010 |
科技进步一等奖 |
2 |
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应用 |
张慧廉 |
2005 |
科技进步一等奖 |
3 |
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及应用 |
程式华 |
2004/2011 |
科技进步二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 |
4 |
小麦高产、稳产新品种选育及其理论方法 |
庄巧生 |
1987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5 |
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 |
何中虎 |
2008/2015 |
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
6 |
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的创建与应用 |
刘秉华 |
2010 |
科技进步一等奖 |
7 |
多抗性丰产玉米杂交种“中单2号” |
李竞雄 |
1984 |
科技进步一等奖 |
8 |
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
李少昆/赵 明 |
2011/2015 |
科技进步二等奖 |
9 |
广适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中黄13” |
王连铮 |
2012 |
科技进步一等奖 |
10 |
早熟优质多抗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
金黎平 |
2017 |
科技进步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