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首页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English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首页
  • 国家级野外台站
  • 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
  • 农业农村部野外台站
  • 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
  • 中国农业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首页 -  平台基地 -  平台 -  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  国家级野外台站
分享到

河南商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发布时间:2011-06-21
字体 小 中 大

  河南商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站长:王和洲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段爱旺研究员。

  科研条件
  商丘野外站技术力量雄厚,已经形成了一支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专业宽泛的研究队伍,专业包括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环境科学、农业水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气象学、分析化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应用数学等,固定人员25人,其中科技人员17名、行政管理人员3名、科研辅助工人5名。科技人员中,研究员6名、副研究员7名、助理研究员4名,其中有国务院特贴专家1名、农业部优秀中青年专家1名、河南省优秀专家4名。年龄结构:50岁以上的1人,45-50岁的6人,30-45岁13人,30岁以下的5人。现有5名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
  商丘野外站的仪器设备与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08年新增仪器设备18台套,包括自动气象站2套(VAISALA自动气象站和PC-3型便携式自动气象站);叶绿素仪1台,光合作用仪2台,根系生态监测系统1套,Baps土壤碳氮循环监测系统1套,原子吸收光谱仪1台,高效液相色谱仪1台,多参数水质监测仪1台,双探头土壤原位盐分计2台,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1台,电子分析天平2台,时域土壤水分计2台,中子水分仪1台,ZS—02型蒸渗仪1台。新建控制面积1300m2的轨道式自动闭合防雨棚2座,48个土壤水分测坑,1座700m2连栋温室,1栋1200m2试验楼,耕作播种收获相配套的农机具3套。
  “十一五”结题10项,主要包括“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平台建设项目、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河南省科技公关项目等。目前在研课题4项,包括农业部公益行业科技专项、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林业局公益行业科技专项、河南省GEF项目。预计“十二五”期间还将继续承担“863”课题、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973项目等10项。

  研究方向
  在已有农田水分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农田和农业生态系统资源合理配置、结构优化调整工作,实现农田水分研究的空间尺度转换,即由农田水平衡、水循环研究为主向农田生态系统水平衡研究的转换,实现由农田生态系统的研究为主向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过渡,其建设目标是建立黄淮平原农田生态环境定位点,对该区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过程进行长期综合观测和研究,揭示其不同时期农田生态系统及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动因,建立该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健康指标体系。其任务是为农田生态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野外试验和研究平台,为黄淮平原农田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提供示范模式和配套技术,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宏观决策依据。

  联系方式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新建南路25号
  邮编:476000
  电话:0370—2293905,0373—3393401
  传真:0370—2293905
  Email: whzh6204@126.com


科技部专家组成员考察商丘野外站气象观测场


河南商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全景

(单位: 灌溉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科技日报] 可生产虾青素的工程棉花创制成功
    2025-06-25
  • 韩天富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5-06-24
  • “中麦578”规模化种植再获增产增效新突破
    2025-06-24
  • [人民日报]油料所创制食品特征风味酯绿色高效制备新方法
    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油料所创制食品特征风味酯绿色高效制备新方法
    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中麦578黄淮海区创大面积实收高产典型
    2025-06-24
  • 习近平将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5-06-24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蜂机协同高效授粉助力新疆白杏单产大幅提升
    2025-06-24
  • [中国科学报]细长粒型水稻如何高产?这个因子有“办法”
    2025-06-24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