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产业专家团» 产业专家团概况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猪产业专家团组建方案

发布时间:2023-11-0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科技支撑生猪产业提质增效、稳产保供健康发展,通过组建生猪产业专家团,协同全院和主产区科技力量,建立一支“关键时刻能站出来、重要时刻能冲上去、平时钻研精通”的生猪产业专家服务团队,夯实生猪主产区稳产保供智力和技术基础,为我国生猪稳产保供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背景意义

(一)生猪稳产保供对国家食物安全意义重大

“猪粮安天下”,生猪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产业,年产值达2万亿元,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均占全球的50%左右,占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的53.8%~63.4%,对保障居民膳食营养、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猪产业上连种植业,下接加工业和消费业,产业链长,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及影响大。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缺口是饲料用粮,解决粮食安全的主要潜力也在饲料粮”,生猪生产饲料消耗直接影响谷物、蛋白饲料资源乃至口粮的供给安全;粪污资源化利用关系种养循环、农业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障青山绿水生态安全;生猪产业受饲料原料、重大疫病以及环保政策、养殖用地影响起伏大,对CPI的影响大。因此,猪肉稳产保供对国家食物和粮食安全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

(二)实现生猪稳产保供必须依靠科技支撑

生猪产业链涵盖遗传育种、营养饲料、养殖设施、疫病防控、粪污利用、屠宰加工等关键环节。生猪健康高效生产需要生物、医学、装备、信息、环保、食品加工等高新技术的突破及其系统集成。因此,提高生猪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必须依靠科技支撑。2017年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相关研究所科研团队围绕生猪绿色发展等开展先进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协同创新推出了29项成果在全国示范应用,为非洲猪瘟暴发后生猪产能的快速提升发挥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作用,有效保障了生猪产业的稳产保供,为我国生猪健康高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示范引领作用。

(三)组建产业专家团体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

中国农业科学院现有以牧医所为主的10个所、12个团队开展生猪产业技术相关研究,在猪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疫病防控、养殖装备、粪污利用、屠宰加工、智慧养殖等领域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组织全国性科技攻关、提质增效协同创新、培训推广服务产业等方面积累了一大批成果,在国内外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与全国生猪产业主要的龙头企业有深度融合的合作,有力服务生猪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作为畜牧科研国家队,扛好科技支撑生猪稳产保供政治责任,构建“集团军式”大联合、大协作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扎根主战场、奉献主战场、服务主战场、建功主战场,为生猪稳产保供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总体思路

按照“四个面向”总要求,立足全国生猪主产区,围绕全局共性、区域特性产业问题,组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猪产业专家团,遵循“超前布局、战时实用”的模式,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生猪产业分区布局,面向东北区、中原区、华东区、华南区、西南区、西北区建立专家工作站,按照“专业到边、服务到底、全院一盘棋”工作要求,结合“专家团-专家站-牧场课堂”的服务模式,通过“拉出一支队伍,关键时刻服务生产需求;创出一个机制,科研创新覆盖全产业链;打通一条渠道,国家院所直通猪场猪舍;实践一套模式,科研选题来源基层一线;践行一种精神,培育‘一懂两爱’科学人才”的任务要求,全方位、成建制、常态化全力支撑生猪供给。

三、发展目标

依托全院现有生猪科技服务力量,组建一支60人左右的固定人员、50人左右的长期合作人员相结合的稳定的生猪产业科技支撑队伍,有重大应急服务任务时能够调得来、派得出、用得上、打得好。建立长效机制,与主产区政府、省级团队、集团公司、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合作,在华南区广西贵港市、广东深圳市,西南区四川绵阳市、贵州遵义市,中原区河南驻马店市、河北衡水市,西北区甘肃陇南市、陕西渭南市,东北区辽宁沈阳市、黑龙江哈尔滨市,华东区上海市等首批建设11个生猪产业专家工作站,作为开展科技服务的重要抓手和前沿阵地,在当地培训带动一批“一懂两爱”新农人。以生猪稳产保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建立服务新型工业化和家庭农场两种生产经营模式的技术体系,创新绿色高效生产模式。增强研产推用结合创新发展能力,支撑品种、饲料、养殖、疫病防控、粪污资源化利用、节粮节地低碳和猪肉质量安全、生猪产后加工增值以及信息化智能化、劳动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推动产前产中产后相协调、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现代生猪全产业链体系。到2025年,生猪主导生产品种饲料转化率提高0.1~0.2,能繁母猪PSY提高1~1.5头,节省饲料500~600万吨/年,加工猪肉比重提高4~5个百分点,粪污资源化率达85%以上,生猪产业链节本/增效300~500亿元,养猪主体物联网信息率家庭农场物联网信息化达80%以上、集团化企业达100%,培养带动新农人3000名左右。到2035年,猪主导生产品种饲料转化率提高0.2~0.3,能繁母猪PSY提高2~3头,节省饲料800~1000万吨/年,加工猪肉比重提高15~20个百分点,粪污资源化率达90%以上,生猪产业链节本/增效800~1000亿元,养猪主体物联网信息率达100%,培养带动新农人8000名左右。

四、组织架构

生猪产业专家团是一个以北京牧医所牵头、整合全院研究所相关专业科技力量形成的服务型组织,采取新型有效机制,履行服务生猪产业稳产保供职能使命。设团长1名、副团长2名,首批分设11个专家工作站,每个工作站由育种、兽医、饲料、牧机、加工、信息等方面专家组成(详见图1)。各站任务由牧医所、兰兽研、哈兽研、基因组所等创新团队牵头对接,联合院内涉生猪产业相关团队、院外相关科教推广单位及深耕生产一线的专家共同组织完成。结合生猪全产业链发展的技术需求,进行重点任务分工与协作。

(一)猪品种培育与扩繁。重点开展不同生产需要的猪新品种培育、良种高速扩繁技术的研发、集成示范、推广应用。(牧医所牵头,基因组所、地方团队参加)

(二)替粮饲料资源开发与高效应用。重点开展非粮新型饲料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玉米替代能量饲料高效利用、低蛋白日粮技术、替抗饲料及饲养技术等研发、集成示范、推广应用。(牧医所牵头,饲料所、地方团队参加)

(三)生物安全防控。重点开展不同规模猪场生物安全防控、重大疫病预警控制、兽药疫苗减量化精准施用技术等研发、集成示范、推广应用。(兰兽研牵头,哈兽研、上兽研、地方团队参加)

(四)设施化智能化。重点开展养殖设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工艺以及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装备等研发、集成示范、推广应用。(南农机牵头,环发所牧医所、环保所及地方团队参加)

(五)加工增值。重点开展生猪产后加工增值、保鲜、贮运等及质量安全技术研发、集成示范、推广应用。(加工所牵头,牧医所、地方团队等参加)

(六)产业信息。重点建立生猪全产业链大数据监测预警服务平台,构建适合生猪产业特点的供给均衡和价格预测分析模型,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有效支撑。(牧医所牵头,地方团队参加)

2.png

图1 生猪产业专家团架构

五、重点任务

生猪产业专家团扎根产业一线,全力做好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农民、服务科研工作。

(一)开展生猪产业政策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研判国内外生猪产业发展趋势,提出阶段性、区域性、长期性战略与政策建议,充分发挥高端智库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向农业农村管理部门等上级部门提出咨询报告,为国家制定生猪产业发展、生猪科技政策等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二)凝练重大攻关目标,开展生猪产业新技术新模式集成示范。凝练科技研发任务和产业优化布局建议,加强重大优良品种培育与生产推广,集成示范工厂化、家庭农场生猪高产优质高效养殖及产后加工配套技术和模式,遴选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统筹资源高效利用、生物安全、自动化智能化设施工艺、绿色低碳养殖等先进技术,增强种养结合循环种养业生产模式示范,提升猪肉产品优质安全水平和产后加工增值效益。

(三)提供产业应急技术支撑,保障生猪稳产保供安全生产。监测分析生猪重大疫病及饲料供给、市场消费等因素导致的灾情等变化,开展应急服务等工作。统筹做好生猪防灾减灾,加强自然灾害及资源、产品行情综合风险会商研判。强化信息管理,加强灾情调度会商,及时报送灾情预测报告。

(四)开展牧场课堂培训,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开展技术综合集成与试验示范,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结合牧场课堂,培训“一懂两爱”新农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带动产业发展;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面向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开展全产业链培训。分层分类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分级建立带头人人才库,加强对青年农场主的培养。

(五)形成协同研讨交流机制,建立健全服务平台。调查、收集并及时提交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报告。协调各运行单元开展调研,组织产业发展年会。建立生猪全产业链大数据服务平台,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有效支撑。构建适合生猪产业特点的供给均衡和价格预测分析模型。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由一名副院长担任组长,成果转化局局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院机关相关部门和院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成果转化局科技推广处,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专家团的具体工作由牧医所牵头负责,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做好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产业政策研究、信息报送等各项工作。

(二)加强协同创新。一是与国家任务协同,包括农业农村部《“十四五”生猪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明确的国家重点任务,履行产业服务使命;二是与区域内力量协同,与地方主管部门、科研、推广力量联合开展工作;三是与国家行业协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联盟协同,建立协同产业技术网络,构建机制,形成合力,提高生猪产业专家团工作成效。

(三)强化资金保障。充分利用院创新工程、院地合作、科企合作等平台多渠道筹措资金。整合研究所承担的应用类研究、科技推广、成果转化、示范展示等项目资金,拓展资金投入渠道;积极申请国家和地方项目,筹集工作资金;积极吸纳社会资金的投入,促进产业技术和金融结合,形成多元化投入体系。

(四)完善评价机制。制定专家站激励方案,专家进入和退出实施动态管理,探索建立服务生产一线的评价指标体系。自科类团队侧重猪场一线工作时间、成果推广面、成果应用效益等指标;社科类侧重基层调研次数、访谈群体数量、数据库及服务频次等指标。把各团队发挥的作用作为对生猪产业专家团评价的重要导向。建成有标准、有监督的评价体系,助力常态化协同化全天候服务目标实现。

(五)做好宣传表彰。对专家团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经验和新成效及时进行总结报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正向宣传和引导作用,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成功案例、总结工作成效等形式,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科学、服务“三农”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扩大专家团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