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邮箱 数字农科院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 组织机构
    走进中国农科院
    寄语
    院章程
    院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架构
    院机关
    院属单位
    区域创新中心
  •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时政要闻
    农科要闻
    科研活动
    三农一线
    媒体报道
    视频农科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科学研究
    重大成果
    科研进展
    科技创新
    科技奖励
    农业高端智库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学发现
    中国农科院重大产品创制、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智库报告
    中国农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布局
    中国农科院十大科研进展
  • 科技支撑
    主推成果
    产业专家团
  • 人才教育
    人才队伍概况
    人才工作概述
    专家学者
    人才动态
    研究生教育
    中国农科院人才招聘网
  • 国际合作
    总体概况
    合作伙伴
    合作平台
    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科学计划
    中国农科院年报
  • 平台基地
    资源概况
    平台
    基地
  • 信息服务
    资源服务
    数字农科院
    农业科研信息化典型案例
  • 党建文化
返回门户首页 数字农科院 邮箱
官方微信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English
  • 院网首页
  • 图片新闻
  • 时政要闻
  • 农科要闻
  • 科研活动
  • 三农一线
  • 媒体报道
  • 视频农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返回首页 English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活动
分享到

农作物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2025-11-06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联合制定的《农作物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调查和收集规范》团体标准由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正式发布,并将于2025年11月26日起实施。

ba1a31bb9be04d57996e9b791b343bdc.png

农作物野生近缘种作为作物育种的“天然基因库”,是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尽管国际上已形成一定的资源收集策略,但在如何系统整合环境因子、实现资源收集从“经验化”向“标准化”“精准化”升级方面,仍缺乏统一、可操作的技术指南。

该标准将气候、地形等环境因子系统融入调查收集全过程,并利用地理模型对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与等级划分。突破了传统资源收集仅聚焦物种本身的局限,实现了多维数据的协同采集。此外,标准在参考国际通用原则与多国实践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居群划分规则,明确了不同繁殖方式作物的差异化采样策略,规范了从野外采集到信息记录、样本保存的全流程操作,显著提升了资源收集的遗传代表性与数据可追溯性。

该标准的全面发布与实施将为全球各国资源调查等相关工作提供可直接参照的技术范式,为筑牢全球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通讯员 田浩园)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科技日报]中国-CABI战略合作30周年纪念活动举办
    2025-11-05
  • [光明日报]我科学家揭示棉花纤维和种子代谢调控网络
    2025-11-04
  • [CCTV-13]《朝闻天下》 “一带一路”国际植物保护科技创新联盟成立
    2025-11-04
  • [工人日报]新研究为草地贪夜蛾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2025-11-04
  • [中国科学报]面对不同剂量农药,草地贪夜蛾有灵活应对策略
    2025-11-04
  • [中国科学报]打开棉花“总开关”:从经验育种到多元化品种设计
    2025-11-04
  • [新华网]新茶饮十年,为何再难见爆款?
    2025-11-04
  • [农民日报]国际杂草科学联合大会举办
    2025-11-04
  • [光明网]第二届植物生物安全国际会议举行,共筑全球植物生物安全治理新格局
    2025-11-04
  • [工人日报]第二届植物生物安全国际会议在广州举行
    2025-11-04
  • 视频农科
  • 通知公告
  • 特别关注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我要捐赠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Copyright@中国农业科学院京ICP备10039560号-5京公网安备11940846021-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