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联合制定的《农作物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调查和收集规范》团体标准由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正式发布,并将于2025年11月26日起实施。

农作物野生近缘种作为作物育种的“天然基因库”,是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尽管国际上已形成一定的资源收集策略,但在如何系统整合环境因子、实现资源收集从“经验化”向“标准化”“精准化”升级方面,仍缺乏统一、可操作的技术指南。
该标准将气候、地形等环境因子系统融入调查收集全过程,并利用地理模型对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与等级划分。突破了传统资源收集仅聚焦物种本身的局限,实现了多维数据的协同采集。此外,标准在参考国际通用原则与多国实践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居群划分规则,明确了不同繁殖方式作物的差异化采样策略,规范了从野外采集到信息记录、样本保存的全流程操作,显著提升了资源收集的遗传代表性与数据可追溯性。
该标准的全面发布与实施将为全球各国资源调查等相关工作提供可直接参照的技术范式,为筑牢全球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通讯员 田浩园)
